兰州市安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坚定信心、把握机遇,稳定发展。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向好趋势不断增强,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2009年,安宁区对国民经济坚持抓增长、扩总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高位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市局评估,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同比下降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86亿元,同比增长23.2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6.36亿元,同比增长26.2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13.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48亿元,同比增长11.97%。人均GDP达到26132元,比去年增加132元,同比增长17.8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34:56.87:42.79,我区经济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体系,符合我国控制工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控方向,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攀升。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区实现非公有制增加值24.36亿元,同比增长36%,占GDP比重达40.92%。其中:工业实现非公有制增加值11.07万元;商贸餐饮业实现非公有制增加值3.15亿元。工业和商贸餐饮业依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部非公有制增加值的比重达58.37%。 经济区发展步伐加快。经济区完成全部经济增加值59.01亿元,增长18.05%;完成财政收入9.05亿元,增长14.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59亿元,实现出口创汇1401万美元。 “招强引税”效果显着,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通过组团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加大招强引税力度。全年新签约引进百事可乐、苏宁电器、甘肃图书物流中心等各类项目40项,计划总投资10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5项,已开工建设20项,建成3项,完成投资10.45亿元。7个中央扩大内需项目、11个市列重大项目和48个区列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共有各类在建项目167个,累计完成投资67.7亿元,同比增长20.15%。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2009年地区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2%,国民经济正向着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运行。 二、农业 全区有农业生产的街道6个,共12个行政村,12047户,38967人。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5690人,占涉农街道总人口的65.93%,涉农街道从业人员21695人,占农业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4.45%。据统计2009年底我区共有耕地4128亩,人均0.1059亩,园地4275.8亩,人均0.1097亩。 农业经济份额逐年缩小,产业调整步伐加大。由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使我区农民可种植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也使我区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业生产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09年全区共完成农业增加值2013.05万元,只占全区GDP总量的0.34%,同比下降1.01%。完成不变价产值1329.56万元,同比下降9.91%。 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439亩,比上年减少186亩,蔬菜产量9188吨,减少2712吨,比上年下降22.78%;果园面积4275.8亩,水果产量3774吨,同比下降1.87%;肉产量完成171.23吨,同比下降2.13%;蛋产量完成115吨,同比下降54%;奶产量完成1660吨,同比下降20%。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607亩,农村用电量2061.1万度,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52.65吨,塑料薄膜使用量90吨。 乡镇企业加快发展。2009年,全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3531个,比去年增加802个,增长29.39%;从业人员达到13702人;全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82788万元,同比增长11.71%;工业增加值完成64445万元,增长10.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工业生产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区拥有工业企业60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85家,比去年净增11家。占全区经济总量的42.4%,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03.8%,规模以下企业及个体户523家。2009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为98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工业增加值26.3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规上工业完成产值93.5亿元,增长23%,实现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28.1%;规下工业完成产值4.5亿元,增长12.5%,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显着下降,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09年安宁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22222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885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5.1%。主要能源消费品种中,原煤消费74038吨,同比下降6.9%;天然气消费87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3%;柴油消费1353吨,同比增长5.5%;电力消费138182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2%。 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全区轻工业完成产值12.36亿元,同比增长65.2%,重工业完成81.14亿元,同比增长20%。轻重工业比例为13:87。 主导行业支撑作用加强,各行业增速呈“六升两降”趋势。八大支柱行业完成产值73.68亿元,同比增长21.4%,比上月上扬5.6个百分点,占全区产值的78.8%,比上月上扬1.6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业同比增长19.9%;电气机械业同比增长20.8%;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206.2%;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6.7%;金属制品业同比增长63.4%;金属包装容器业同比增长70.5%;有色金属业同比下降19.7%;化学原料制造业同比下降1%。 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产销状况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81.87亿元,产销率为87.6%,其中:辖区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0.21亿元,产销率为86.9%,区属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1.66亿元,产销率为87.8%。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略有提高,利税总额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03.8%,完成销售收入81.62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5.49亿元,同比增盈0.7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