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2-17 上海市闵行区统计局

巩固提升市容环境保洁质量。开展“百街千路”道路洁净工程创建,目前已有82条(段)道路通过市级验收。全年共清理各类暴露垃圾2.69万吨,日清理量达180吨。不断强化市容景观管理力度。编制完成了沪闵路(南方商城)沿线区域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实施方案,推进全区12个重点区域、25条市重点道路沿线区域的户外广告设施实施方案编制。

完善环卫服务配套功能。更新、新增环卫专用车辆19辆,更新废物箱572只,改造小区垃圾箱房11间。新建和改造公共场所公厕12座,完善公共场所公厕配置3座,改造7座环卫等级公厕,完成24座农村公厕、15座农村垃圾箱房达标改造;完成212座公厕的指向牌及新式标识、标牌的更换安装,在人流密集区的30座道路废物箱上设置了公厕位置引导牌;改造垃圾压缩站3座。全年餐厨垃圾规范化处理单位641家,日均规范处置餐厨垃圾132吨。

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约2.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8%。全年售电量14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年内最高用电负荷为315.9万千瓦。积极配合市政工程,继续加大对热点地区供电能力基建建设和技改力度,年末全区110KV线路12公里,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长度3764公里。35KV电缆895公里,10KV电缆4467公里,380V低压电缆5906公里。110KV变电站9座,35KV变电站83座。

至年末,全区居民用电总户数110.64万户,比上年增长3.2%。全区共有家庭燃气居民用户88.67万户,比上年减少0.23万户。其中,天然气居民用户61.89万户,比上年增加2.47万户;人工煤气居民用户0.13万户,与上年持平;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26.65万户,比上年减少2.71万户。全区居民家庭气化率为100%。

十、信息化建设

完成“智慧闵行”基本框架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城市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全面推进TD(即TD-SCDMA通讯格式的3G业务)网络建设及应用试点示范,累计发展TD用户数11万户,TD网络覆盖率84%。推动卫生、教育、社区等领域的TD应用,“移动体检”、“医讯通”、“宝宝在线”、“城管通”、“宜居通”等业务的试用情况良好,按建设计划基本建成TD网络建设及应用示范区。完成30.6万户城市光网改造工作,完成率102%。协调区内135条道路的信息管线集约化建设,完成信息管线建设约166沟公里,1055孔公里。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机制,推进新一轮“无线城市”建设,深化在政府公共办公和服务区域、重点商圈的热点覆盖,目前已开通免费无线上网场所15处。

完善了区政务网络架构,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全年共受理申领社保卡4.84张,发放社保卡5.25万张,办理临时居住证16.49万张,发放正式居住证0.69万张。

十一、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

至年末,全区共有中学、小学、幼儿园、中职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273所,在校学生17.97万人,全区教职工1.9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1万人。全区3-6岁幼儿入园率为99.2%,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6%。实行全区教育经费统筹,全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2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此外,全区另有成人教育培训中心2所,社区学院1所,社区学校13所,区老年大学1所,进修学院1所。

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市二中学梅陇校区、上外闵行外国语中学、上师大附中浦江校区、中福会浦江幼儿园等项目均按期推进,引进上海中学开办星河湾国际学校;新开办君莲九年制学校、华漕学校、明强二小、华师大紫竹小学、华师大紫竹幼儿园等10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1所市示范性幼儿园、5所一级幼儿园。

全年办理《上海市居住证》1.47万件,户籍引进人才136人,“居转户”219人。招录公务员74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做好有关单位过渡工作,完成第二批5家事业单位326人的参照公务员登记,第三批5家事业单位64人的参照公务员考试和36人的考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录90人。“储备人才”招录34人。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16人。选拔第六批35名领军人才。全年共有3家高科技企业入驻创新实践基地,引进2名博士进站,并对1家企业进行科研资助10万元。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2011年,全区专利申请量为1.3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446件,占申请量的32.3%;专利授权72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93件,全市领先。新增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6家、闵行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6家。2055家科技企业通过年检,91家软件企业通过年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4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新认定14家区级研发机构。

全年获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9项、火炬计划项目5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3项;获上海市创新资金55项、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64项,另有11项入选2010年度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项目,2项入选自主创新“十强”项目;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3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6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4项。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年共采编播电视新闻3000余条,广播新闻1380余条,选送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栏目150条,播出80条。

至年末,全区共有有线电视用户59.43万户,整转网络(NGB)13.05万户,整转数字电视10.90万户。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站)13个,标准文化活动室424家,电影院13个,书场11个。

文化服务全覆盖,继续开展“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工作,全年已配送演出58场。成功举办第九届“金秋闵行”社区文化节,期间推出36台重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100万人次。继续推进公益电影放映,全年共放映数字电影2.17万场,观众约72.43万人次,流动放映2105场,观众达61.50万人次。举办市民艺术大课堂文化培训讲座260余场次。举办张充仁艺术人生巡回展,观众达7748人次,推荐红色优秀影片近200部。

闵行图书馆新馆全面开放以来,共办新证1.87万张,借还图书230.62万册次,借还人次69.12万人。闵行区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张充仁纪念馆全年接待观众8.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