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全区“农保”参保缴费人数1.38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1.42万人,农保平均养老金水平约626元。全区集中管理的征地养老人员有3.63万名,累计结余征地养老资金20.76亿元,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标准达到858元/月,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居民医保”率为95%。落实浦江、马桥市政重大项目“大型居住社区”失地农民纳保工作,共为4789人落实保障,涉及资金9.09亿元。全区医保预算总费用达到8.98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02亿元。医保各类业务达43.5万人次,“居民医保”共参保37.64万人,互助帮困共参保4.18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实现了全员覆盖和应保确保。至年末,全区有城镇救助保障对象1.81万人(含重残无业及传统救济对象),农村救助对象1646人(含重残无业及五保户),年内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669万元,发放重残无业人员补贴、粮油帮困补贴、临时价格补贴、节日临时补助等专项帮困金2543万元。全区有支内帮困补助对象3.51万人,年内发放支内帮困补助金6665万元。全年对3989人次的大病重病患者发放市级医疗救助金514万元;对4408人次的困难对象发放区级医疗救助金936万元(含春节一次性补助);对6553名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给予个人缴费部分补助160万元;对5066人次的困难精神病患者给予免费门诊补贴66万元;对2946名低保家庭子女给予少儿住院基金个人缴费减免补助24万元;对497名低保家庭高校学生实施帮困助学,资助金额233万元。全区共有养老机构42家,年内新增养老床位700张,累计养老床位8141张;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600名,服务老人总数达1.41万名;年内开展为老助餐服务6300多名,新设立助餐服务点5个,累计设置各种类型的助餐服务点50个;新建综合性为老服务中心(或老年活动中心)4个,累计达到8个;新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20个,累计达到477个,占全区居(村)委数的92%。为全区35814名8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每人赠送一份“银发无忧”综合意外险;为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免费安装紧急呼叫装置1619户;发放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营养津贴252万元。 十四、环境保护和城市绿化 继续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全区环保投入达到47.04亿元。区域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7%,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复核顺利通过市级预评估。 圆满完成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区累计新建污水收集管网约50公里;全面完成S4、S20沿线噪声敏感点治理工程以及10台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脱硫改造;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向阳工业区、闵北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项目全面完成,累计关停企业(生产线)50项,完成污染治理工程42项,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居民动迁及市政配套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动迁居民约2450户。 严格执行“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加快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年内共关停搬迁重点污染企业17家,完成3家企业共108蒸吨高污染染料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区134家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有57家通过验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考核口径)综合能源消耗量1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5%;万元产值能耗0.051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 加强环境风险企业监管,区镇联手对辖区内涉及重金属、电镀行业、污水厂、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槽罐车运输污水以及饮用水源保护的700多家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并对辐射安全许可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全区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达到197家,覆盖率达到100%。 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浦江二期和吴泾、颛桥、华漕、梅陇、马桥、虹桥等镇污水系统完善工程,污水收集率达到85%。完成新泾港、蒲汇塘等河道疏浚工程,推进周浦塘、六磊塘、春申塘和俞塘等骨干河道整治工程,对14条段、24公里的镇级河道进行疏浚,使设施农田外围的水系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对浦江、华漕二镇新农村范围内21条段、长9.18公里的村沟宅河进行综合整治。完成防汛积水点改造34个,对一线防汛墙设施开展了14次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共疏通下水道1302公里,清捞检查井44713座,清捞进水口55148座,清捞污泥量36734立方米。 全面完成了50公顷公共绿地建设任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5平方米。建成各类立体绿化2.94万平方米;完成了金宵绿地等7个绿化景点改造,对约2万平方米花带进行了恢复和改造;完成了莘庄公园、红园等6个技术改造项目。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市级园林式居住区61个,区级园林式居住区211个,上海市花园单位98个,市级绿化合格单位124个,区花园单位129个,市星级公园9座。其中,年内新创市级园林式居住区4个,新创上海市绿化合格单位9个。荣获“中国人居范例奖”;上海市花展“牡丹景点”布展金奖;莘庄公园梅花展及赏梅习俗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体育公园在全市144个公园满意度测评中获第二名。 十五、精神文明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开展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志愿者网上推荐活动,组织广大群众学习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张更大被网民推荐为全国100位优秀志愿者之一。启动第七届“感动闵行”——“可爱的闵行人”评选工作。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活动。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和“童心向党,同声欢唱”未成年人歌咏活动。开展2010-2011年度上海市社区学校观摩点推选活动,莘庄镇社区学校、颛桥镇社区学校被评为2010—2011年度上海市社区学校观摩点。建成梅陇镇、新虹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加强对已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督查指导,组织区市民巡访团对全区2007年前标准化建设达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验收自查工作。强化文明创建大联动平台与文明在线、文明测评、来电来信等市民诉求应对处置,共处理市民意见建议500余条。 启动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形成以区志愿服务工作总站和“街镇志愿服务工作站”为主体的“1+13”志愿服务指导协调模式。推出首批20个闵行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全年共600余家文明单位、2万余人次文明小区志愿者参与全区20个重点路口的交通志愿服务行动,评选出志愿服务之星200人,优秀志愿者80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优秀组织各5个,编辑简报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