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41.25亿元,增长11.3%;利税总额353.09亿元,增长5.9%,其中利润总额210.74亿元,增长1.5%。亏损企业249家,亏损额10.04亿元,分别上升75.4%和143.4%。年末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04.33亿元,上升17.7%;产成品存货195.22亿元,上升13.3%。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全市拥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62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90.97亿元,增长29.5%;实现利润总额21.48亿元,增长24.2%。年末拥有资产538.7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价88.05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43.52亿元,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4.12亿元,增长17.0%。从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55.27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12.37亿元,增长21.9%。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3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3.83亿元,增长51.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5.8%,日用品类增长18.2%,通讯器材类增长38.1%,金银珠宝类增长49.7%,鞋服、针纺织品类增长9.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 年末全市有各类市场48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365个,生产资料市场91个,生产要素市场8个,网上市场21个,服务市场2个。全年各类市场成交额85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超亿元市场74个,年成交额761.44亿元;超十亿元市场23个,年成交额597.67亿元。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170.0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1.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3%和18.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123.07万人次,增长18.2%,国内旅游收入375.20亿元,增长18.2%;接待海外游客47.02万人次,增长20.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56亿美元,增长20.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1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进口总额34.06亿美元,增长33.3%;出口总额181.65亿美元,增长24.9%。外贸依存度为41.6%,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5.0%,分别比上年提高2.0和1.3个百分点。至年末,与我市建立出口和进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202和129个,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8202家。 全年新签外资项目17项,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1.9%。全年新批设立境外机构21家,中方境外投资额6633万美元,下降57.1%。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4455.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6%。 七、交通、邮电和电力 全年高速公路、港口、物流基地等建设力度加大,交通网络体系日臻完善。年末公路总里程14085公里(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289公里,一级公路230公里,二三级公路1810公里;公路绿化率63.8%。全市通公路建制村5335个,客运班车通村率85.9%,市区公共交通营运线路109条,年载客量2.81亿人次。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146.82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4.83万辆,其中载客汽车94.97万辆,载货汽车12.47万辆,摩托车51.73万辆。私人汽车82.33万辆,增加14.85万辆。除公路和航空货运量略有下降外,全年各种交通工具客货物运输量均稳定增长。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通信行业业务收入111.83亿元,增长5.6%。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71.02万门,本地电话用户数271.5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装机总量1568万门,移动电话用户数951.66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数698.52万户,其中宽带用户数178.70万户,增长16.8%。 全市邮政业务收入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年函件总量14050万件,包裹总量66.14万件,汇票308.91万张,特快专递808.45万件。全年订销报纸16567万份,订销杂志437.79万份。 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603.2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4万千瓦。全年用电量327.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6%。其中工业用电量219.21亿千瓦时,增长6.9%;建筑业用电量4.16亿千瓦时,增长12.7%;商业用电量11.76亿千瓦时,增长17.0%;居民生活用电量66.02亿千瓦时,增长11.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48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87亿元,增长18.5%。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0.44亿元,增长19.1%。其中,教育支出93.59亿元,增长1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3亿元,增长35.0%;医疗卫生支出32.61亿元,增长39.9%;农林水事务支出39.54亿元,增长3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94亿元,增长10.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545.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1%,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7271.27亿元,增长16.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394.96亿元,增长15.9%,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195.11亿元,增长15.1%。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342.26亿元,增长14.6%。 全年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5家,年末累计35家;新建村镇银行3家,年末累计6家。至年末,全市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家。全年全市证券成交总额9869.68亿元,比上年下降20.8%。其中股票交易额9565.49亿元,下降20.4%;基金交易额46.85亿元,下降23.5%;权证交易额79.61亿元,下降77.2%。年末证券投资者开户59.82万户,增长13.3%。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3.99亿元,增长19.3%;人身险保费收入66.89亿元,增长20.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19亿元,增长24.4%,其中财产险赔款19.62亿元,财产险赔付率44.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124.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15.6%。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6所,全年招生22327人。全国普通高校在温录取新生43339人,比上年增加4721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9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53.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和教学设备同步提升。省市级教育强镇(乡)增加到187个,其中本年新增市级教育强镇9个。年末省市级重点中学78所,国家和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3所。全市教学仪器设备达到省教育装备标准的学校占98%,生均图书增加2.2册;建有校园网的中小学校占93.8%,建有多媒体平台的教室占97%。全年新建中小学校舍45.13万平方米,排除危房30.0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15.19万平方米。年末各类学校校舍总面积1470.4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高校241.22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