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娄底市统计局

四、贸易、外经和物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07亿元,增长18.0%,其中城镇增长18.2%,农村增长16.1%。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4.9%、汽车类增长2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9%、通信器材类增长4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2.6%。

实际到位外资1.68亿美元,到位内资157亿元,分别增长39.0%和42.2%。进出口总额完成22.38亿美元,增长56.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其中进口17.14亿美元,增长54.3%,出口5.24亿美元,增长58.8%。央企对接步伐加快,“九娄合作”顺利启动,第三届“湘博会”成功举办,与东盟、港澳、沿海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娄底的知名度和外向度进一步提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8%,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1%。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类111.9%,烟酒类100.3%,衣着类100.5%,家庭设备用品类101.6%,医疗保健类104.3%,交通和通讯类10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0.1%,居住类107.0%。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完成增加值44.48亿元,增长8.1%。全社会完成公路货运量0.99亿吨,增长10.8%;公路货物周转量93.55亿吨公里,增长20.6%;公路客运量1.0亿人,增长3.8%;公路客运周转量30.89亿人公里,增长5.0%。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5万辆,增长19.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9万辆,增长21.1%。

邮电业务收入完成21.57亿元,增长15.9%,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0.13亿元,增长15.3%,邮政业务收入1.45亿元,增长22.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6.2万户,增长8.1%;移动电话用户217.2万户,增长15.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20.4万户,增长12.9%。

旅游总收入完成57.02亿元,增长45.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5.89亿元,增长44.7%,旅游外汇收入1875万美元,增长86.1%;接待游客1013.88万人次,增长34.9%,其中国内旅游者1006.59万人次,增长34.5%,接待入境旅游者7.29万人次,增长109.3%。年末共有等级旅游区(点)7家,比上年新增2家。新评星级旅游饭店8家,新批旅行社3家,引进品牌旅行社2家;新评全省旅游强县1个、全省特色旅游名镇2个,旅游特色村5个。

六、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7.37亿元,比年初增加112.87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78.64亿元,比年初增加55.84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69.02亿元,比年初增加71.5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235.99亿元,比年初增加38.07亿元,短期贷款196.41亿元,比年初新增31.23亿元,票据融资36.45亿元,比年初新增2.16亿元。

全市8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完成股票基金交易额910.01亿元,同比减少10.9%;2家期货公司完成期货交易额910.59亿元,同比减少8.2%。

全市21家保险公司完成保费收入21.15亿元,增长2.2%,其中财产险收入5.49亿元,增长23.0%,人寿险收入15.66亿元,下降3.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4.75亿元,增长26.9%,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2.24亿元,增长17.5%,人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51亿元,增长36.7%。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幼儿园333所,在园幼儿8.6万人;小学874所,在校学生32.9万人;普通中学284所,在校学生22.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4所,在校学生4.2万人;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2.55万人。年末各类民办学校583所,在校学生10.3万人;特教学校3所,在校学生2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普高高考总录取率达到82.4%,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位居全省第六位。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达到4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19.73亿元,增长37.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4.76亿元,增长21.5%,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4.7%。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600万元,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45亿元。获省科学技术奖励3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完成专利申请1037件,专利授权540件,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8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6项,闪星锑业“砷碱渣污染物的综合治理”项目列入了国家“863”计划。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艺术馆和文化馆6个,博物馆和纪念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大型花鼓戏《花落花开》参加建党90周年湖南优秀剧目展演,梅山傩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增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工。

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

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7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医院和卫生院实际拥有床位总数11596张,卫生技术人员1.3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0.58万人,注册护士0.41万人。

全市共有体育馆12座,运动场15个,游泳池3个,各种训练房815个,现有在训运动员655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派出了50名领队教练员工作人员、289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参加了武术、田径、跆拳道、举重、射击等十三个项目的比赛,共夺得金牌40枚,总分1114分,较往年有所提高。其中跆拳道金牌总分排名全省第一,柔道金牌总分排名全省第二,射击金牌总分排名全省第三。

新增健身球、柔力球、梅山文化武术研究院、棋类等市级体育协会6个,培训各类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多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2项次,新建全民健身路径26处,新建省级全民健身广场1处,市级健身广场4处,县级健身广场20处,建设农民健身工程60多个,市体育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场所和健身环境。

九、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5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5种,其中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40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6万亩,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35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8.2%。年末共有22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72万公顷。

娄底中心城区吉星、甘桂路网、孙水河南岸及防洪堤、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燕子岩生活垃圾填埋场等76个重点城建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投资23.3亿元。正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