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3-07 宁波市宁海县统计局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数468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2.62人,每千人在岗护士数1.87人,每千人床位数2.85张;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309.4253万,出院人次3.942万。孕产妇实行零死亡,婴儿死亡率5.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7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改三年五项重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新一轮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评,省卫生强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卫生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投资1.89亿元的县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投资3.548亿元的县第一医院住院楼扩建工程顺利动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47.9万人,参合率98.25%。

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群众体育全面普及,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2011年成功举办2011年中国体育论坛--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国经验交流活动。成功举办了县直机关篮球赛、华东山地自行车挑战赛、宁海县第二届农民运动会、2011年宁海县小学生运动会、宁波市第十六届市运会登山比赛等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的体育比赛活动。2011年新建了健身路径100条、篮球场50片、乒乓球桌70多张,为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场所。西店镇顺利完成浙江省体育强镇的复查工作。我县在宁波市第十六届运动会中,共取得72.57枚金牌、51.31枚银牌、59.18枚铜牌、总分1473.31分的成绩。太极拳代表队在2011年第八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暨首届国际东岳太极拳比赛中,取得了9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的佳绩。体育产业发展加快,我县出台了首个县级体育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县级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向西部延伸400公里,串联东部形成一个覆盖全县的步道网络。成功举办中国宁海全国露营大会,向全国推广宁海丰富的体育户外资源和深厚的地方旅游文化。正式启动国内首个县级休闲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已在人群聚集地建成投入使用站点50余个,有效带动市民低碳出行、全民健身,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全年体育彩票销售总量694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4.4%。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1年城市建设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取得了显着成效。建成区面积达到31.6平方公里,比上年扩大了1平方公里。实施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央商务区(CBD)地块拆迁已进入扫尾阶段,潘天寿广场地下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金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75%工程量,会展中心一期完成主体工程80%工程量,会展中心二期、溪南美食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完成拆迁面积63.5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华山花园北地块等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建成城东片66号地块安置小区。华山安置小区建成,唐安李村安置小区一期完工,唐安李村安置小区二期、三期主体工程基本结顶,装饰工程完成50%工程量,马郎山村改居住房小区主体完成80%工程量。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第五期经济适用住房460套、3.66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装饰工程,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限价房二期在桥头胡水产城出让地块内约定配建1万平方米,进行小区方案设计、勘察设计。第一期公共租赁房196套、1.5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第二期公共租赁房87套、1万平方米,第三期公共租赁住房212套、1.66万平方米,已动工建设。政府回购的位于上东国际地块的100套、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已建成并可投入使用。北山村100套、1万平方米,东镇村312套、4万平方米,南门村387套、4.8万平方米等村改居住房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施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1个,跃龙山北麓环境整治工程、霞客广场工程、气象北路延伸段、徐霞客大道延伸段、回竹西路北半幅道路工程等12个项目竣工验收。全县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7.18%和40.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8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城区日供水能力23万吨,全年完成供水331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8095吨,用气人口15.01万人,天然气供气总量304.8万立方米,用气人口1.4万人,管道燃气总长113.96公里。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协调小组,在全市率先出台《宁海县生态文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为今后五年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力洋、岔路、强蛟三个镇完成国家级生态镇申报;国华电厂被命名为省级、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5个省级生态镇(街道)、2家省级绿色单位、2家省级绿色家庭、9家市级环保模范(绿色)单位、1家市级绿色矿山。全力抓好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对铝制品、铝氧化、酸洗等重污染企业下达限期整改任务并督促完成,对7家小造纸企业下达关闭决定并实施了强制断电;河道采砂已于年底全面禁止,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出台《宁海县电镀行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3家电镀企业整治基本完成,8家正在建设。加大电镀城环境整治,投入250万元布设高空管廊、明渠明管,实施废气并线并塔,减少废气排放筒27个,完成13口机井地下封堵,消除地下水安全隐患。开展铅酸蓄电池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取缔关闭了一家非法熔铅企业。对全县33家加油站开展一次二次油气回收治理工作,目前所有加油站均已落实油气回收治理设施,并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出台《宁海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全面完成2011年减排任务,并夯实十二五农业减排基础。西店、深甽、长街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设备安装,同步完成6.7公里主干管铺设;临港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桩基工程和氧化沟、二沉池等中心主体工程。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座,全县累计建成54座。总投资3000余万元、日处理75吨的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全县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依旧保持在10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为62.5%(8个市控断面),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94.8%,其中一级标准的天数为102天,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44天,三级标准的天数为19天。城区区域噪声54.3分贝。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户数228165户,户籍总人口61492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18816人,女性人口296109人,分别占总人口51.8%和48.2%;非农人口97817人,农业人口517108人,分别占总人口15.9%和84.1%。全年出生人口6942人,出生率为11.33‰,死亡人口3564人,死亡率为5.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1‰。计划生育合格率为92.02%,晚婚率为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