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阜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29 盐城市阜宁县统计局

建筑业稳中求进。全县拥有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89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4家,二级资质企业20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9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省外建筑业产值79.46亿元,增长21.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08.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1.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631.6万平方米;建筑企业从业人员935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814人。2011年获省优工程14项,市优工程11项,县“白天鹅杯”优质工程5项,其中获省“扬子杯”工程4项。2011年4月份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县”,实现我县建筑业多年的梦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28亿元,增长2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增长25.5%。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18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80.8%;新增固定资产57.38亿元。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投资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9%;第二产业投资10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第三产业投资3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0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67个;实施亿元以上4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个;实施5亿元以上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个;实施10亿元以上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个。

房地产开发增长销售下降。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全县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11家,商品房施工面积为7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6%,竣工面积40.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2.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3.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62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住宅销售额10.12亿元,比上年下降1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扎实开展“聚焦两高年”活动,完成投入30亿元,大力实施交通“十大工程”。连盐高速铁路阜宁段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建阜高速公路先导段拆迁积土工作全面启动,329省道西延二期工程先导段建成通车,东益经济区连接盐徐高速经济快速通道、234省道阜宁段快速推进,2011年底建成的等级公路为144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9公里;铁路营运里程23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83公里。2011年底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30849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6658辆。全社会客运量达983万人,货运量54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242万吨。2011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邮政电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8869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电信业务收入33807万元,比上年增长4.8%。年末固定住宅电话用户达14.25万户。2011年底移动手机用户达54.12万户,其中3G移动手机用户13.7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7.36万户。

旅游业亮点纷呈。随着金沙湖开发深入推进,总体规划完成国际招投标并通过专家评审,沙滩浴场建成开放,成为省特色类体育旅游产业基地,淡水沙滩浴场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推荐项目”,庙湾古城景区和盘龙古寺建成并对外开放。2011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接待港澳台及外国旅游者5401人次,比上年增长16.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3%。到2011年底,全县拥有星级饭店4家,星级饭店客房388间。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发展稳定。2011年,随着白天鹅商业购物中心、天鹅湖国际大酒店、天鹅国际商业中心快速推进,嘉隆商贸中心、恒旺钢材市场竣工营业,进一步提升我县消费市场品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亿元,增长17.5%。其中,批发业6.17亿元,增长42.8%;零售业61.69亿元,增长15.1%;住宿业0.09亿元,增长21.8%;餐饮业4.46亿元,增长22.7%。

对外经济增长迅速。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8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进口总额51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4%,自营出口总额177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2个,协议注册外资36323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51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年末在国外人数761人,其中当年新派出国人数192人。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迅猛发展。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总收入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5%,其中:上划中央收入8.38亿元,增长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14亿元,增长40.1%,政府性基金收入31.55亿元,增长69.4%。新口径财政收入(不含基金)为3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6%,按部门分:国税部门完成8.9亿元,增长4.8%;地税部门完成15.16亿元,增长39.6%;财政等部门完成7.46亿元,增长55.7%。全年财政支出7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1.04亿元,增长23.8%。

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94亿元,比年初增加21.07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16.31亿元,增加12.58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6.46亿元,比年初增加23.98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短期贷款84.04亿元,中长期贷款42.42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49506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490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42016万元。2011年县人民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4986万元,全年赔付和给付支出2805万元;2011年县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9466万元,全年赔付和给付支出4944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2011年全年获批立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6项,各级各类省级科技项目12项;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高新技术产品9个,省重点新产品2个,驰名商标1个。组织申请实施专利1004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已授权305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2011年全县有科技活动工业企业有40家,比去年增加4家,从事科技研发人员2341人,全年实施工业科技研发项目164个,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0.92%。我县连续第五轮通过全国科技工作进步城市考核,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统筹调配教育资源,强化内部管理,促进教育质量共同提高。2011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8所,在校生3.82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0.52万人;小学81所,在校生4.83万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144人;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数2.86万人。现有专职教师1047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升学率98.7%。全县本二以上进线1253人,全县本二以上进线数再进一位,居全市第四,3名同学分别考取清华、北大和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