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阜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5-29 盐城市阜宁县统计局

九、文广、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文化馆(站)15个,建筑面积达1.2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2.2万册,电子阅览室席位数30个,累计订阅报刊杂志118.1万份。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达到73个。有线电视频道34个,年末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31.49万户,同比增长14.9%,其中县城有线电视用户4.52万户,同比增长7.6%,乡镇有线电视用户26.97万户,同比增长16.2%。数字电视用户3.98万户,同比增长10.6%。文化馆获批国家一级馆,我县被省曲协授予“省盐阜方言小品创作实验基地”称号,顺利通过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和省有线电视示范县验收。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2011末全县共有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3个,床位2019张,卫生技术人员192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05人,注册护师(士)532人。县人民医院城南分院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初步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324个村(居)卫生室新农合省、市、县、镇、村五级联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9.2%。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县举办县级运动会2次。竞技体育获得省级奖牌25枚,比上年增加3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10枚;获得市级奖牌13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6枚。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5.9%,其中优秀率为8.6%。省级体育先进乡镇达到9个,比去年增加8个。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主两翼”城市建设持续升温,大力实施城建六类56项重点工程,开发区新城、澳洋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到2011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7.5平方公里,比上年提高11.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6.9%,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精心组织县城第八次绿化会战,全年新增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1%。老城区便民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平安监控、数字化城管等信息化网络加快建设;白天鹅公园、铁军广场、东方广场、红韵广场相继建成,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整个县城环境靓丽一新,秩序井井有条。2011年阜宁县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得到加强。2011年我县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分别建成1个国家级、9个省级环境整治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村1个。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646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31万标立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43吨,工业烟尘排放总量1608吨,全县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81%。森林覆盖率达22.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超过全面小康目标值。通过关闭7个小造纸厂,突出重点减排项目,全年组织实施减排项目11个,削减COD1602.02吨、氨氮125.27吨、二氧化硫400.5吨、氮氧化物116.08吨,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有序增长。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36.45万户,总人口110.37万人,比上年净增0.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9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84.0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4720人,出生率13.3‰,全年死亡人口为10320人,死亡率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8.1%。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809元,比上年增加44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3元,比上年增加23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99元,比上年增加1498元;全县年末人均储蓄余额10573元,比上年增加1101元。全县恩格尔系数为38.6%,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达18.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末全县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56万人,覆盖率达95.7%;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5.76万人,覆盖率96%;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39万人,覆盖率97.4%。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7336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0779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达20.5万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达55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实现全覆盖。

注:

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各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工业规模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3.公报中部分指标为统计快报数,最终数据以《阜宁统计年鉴—2011》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