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7-09 秦皇岛市统计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0.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万人。出生人口3.28万人,出生率10.92‰;死亡人口1.94万人,死亡率6.46‰;自然增长率为4.46‰,比上年下降0.4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支平稳较快增长。抽样调查显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85元,同比增长13.2%,增幅高于上年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从居民家庭收入构成看,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仍是拉动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拉动可支配收入上涨了8.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05元,同比增长6.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4400元,增长1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37.6%,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365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增幅为39.7%,成为拉动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43元,同比增长38.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882元,增长36.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02平方米,增长6.2%。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城乡劳动就业实现稳定增长。截至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8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7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总数达到128.91万人。各项社会保险扩面任务提前完成。截止年末,全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8.54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6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8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7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8.0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7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75万人、0.65万人、1.58万人、2.10万人、2.78万人和1.19万人。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6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96%。全市参保居民中有1.11万人报销了医疗费用。

社会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水平,从2011年1月1日起,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330—29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全部提高到1600元/年。全年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5.79万人,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4589.1万元。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11.97万人,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4446.9万元。全面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全市支出医疗救助金4401.6万元,其中城市1336.3万元、农村2182.0万元。山海关区和青龙县城市医疗救助标准已经提高到1万元,农村提高到8000元和5000元。福利事业平稳发展,全市供养五保对象13191人,其中集中供养1989人,分散供养11202人,分散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2979元/年和5064元/年,比上年均有大幅提高,全年累计支出供养资金2945.9万元。年末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3个,床位4745张,收养2508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得到提高。全年安排救灾款1127.4万元,救助灾民贫困户9.4万人。慈善、福彩工作创亮点。全年共收到各项捐款1297万元,支出善款1022万元。共销售福利彩票38230万元,比上年增长62.2%;募集公益金4205万元,增长86.9%。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2011年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8个项目、15119套(户),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新开工廉租住房项目8个、1700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3个、454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9个、5500套;限价商品住房项目4个、2485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个、686户;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308户。全年已竣工保障性住房项目31个、9415套(含结转项目),完成了986套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和1084套实物廉租住房配租工作。

十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有所降低,全年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达353天,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洋河水库、石河水库和桃林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洋河、戴河、石河、饮马河和人造河水质较上年度有所好转;声环境继续保持良好水平。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削减率分别为2.45%、2.83%和3.2%,超额完成减排目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现有9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数据较上年大幅下降。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43起,较上年减少16起;事故中死亡人数为152人,较上年下降16.9%;受伤人数125人,下降38.1%;直接经济损失1313万元,下降40.8%。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