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8-23 常州市新北区统计局

五、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投入不断扩大,重大项目有力推进。投资规模较快增加,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7.19亿元,同比增长25.76%,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5.54亿元、300.53亿元和17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91%、21.71%和31.02%。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及制药、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五大产业共完成投资252.8亿元,同比增长23.31%,占工业投入的比重达84.12%,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省口径)完成投资141.67亿元,同比增长59.5%,高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37.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6%提高至47.1%。房地产投资高位运行,受投资惯性驱动,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高位运行。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116.77亿元,同比增长65.62%,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24.5%,较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9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7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17%;竣工面积1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21%。商品房销售市场走淡,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0万平方米,销售额1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71%,增速分别较上年下滑9.4和10.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区122项年度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73.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3%;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33.8亿元、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05.7亿元。国网电气设备检测中心、东风汽车一期、华润包装二期、郎盛化学、亚什兰、诚通综合物流中心、龙湖原山、高铁生态公园等58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新日化学、常林股份、小松工程机械、协鑫光伏、康辉医疗器械、华日新材、龙成钢材二期、薛家4S汽车城、福记逸高酒店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为全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开放开发成果丰硕,外资外贸实现双突破。利用外资量质齐升,全年实际到账外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新批利用外资项目71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8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单个项目平均注册外资额由上年的1560万美元提高到1903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达22个,新引进了亚什兰化学、阿克苏诺贝尔功能涂料、正大新材料、城辉光电等重点龙头企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实际到帐外资比重达6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实际到帐外资6.46亿美元、生产性服务业实际到帐外资0.24亿美元。增资扩股热情不减,全年共有53家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资扩股,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08亿美元,占全区总额的37.6%,其中天合光能科技、协鑫光伏等4家企业单次增资超3000万美元。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进口4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出口66.39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有出口实绩的企业824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企业103家,同比增长18%;出口超亿美元企业8家,天合光能实现年出口额19亿美元,继续位居全市首位。三资企业实现出口49.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外贸公司实现出口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自营生产企业9.6亿美元,同比增长8%。出口产品结构更趋优化,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占出口总额的36.1%。品牌基地建设实现零突破,全年新增天合光能省级出口品牌1个、常茂、宝菱重工等市级出口品牌10个,新增光伏产业园和孟河汽摩配产业园市级出口基地2个。

七、园区建设

园区形态建设加快,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创意基地实现新跨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38.5%。基地与龙控集团全面整合,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园区发展模式逐步清晰。龙城创意园C、D、E幢大楼顺利封顶,世茂广场、龙湖原山、常州数码港产业用房项目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国家级广告产业基地、“中科院常州科学与艺术融合技术研究中心”等相继落户;3部动画片央视播出、1部动画电影全国院线公映;5部动画片分获“国产优秀电视动画片”奖、“法国昂西电影节最佳儿童动画电视制作奖”;4款大型网络游戏正式进入市场;龙控集团被省委、省政府列入“百亿级文化产业集团”培育目标。成功引进企业66家,注册资金5.26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8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186家,软件产品532件;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25家,重点动漫企业2家。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达成合作项目53个,签约金额41.5亿元。赞奇科技、航天信息、和信百易、泛亚软件等10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9家企业获得风投1.6亿元,13家企业获得风险补偿贷款3490万元;恐龙园、世轩科技、卡龙动画等4家企业完成股改。光伏园再上新台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8.5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99.42亿元,实现利税2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34.9%和26.2%。园区功能环境不断提升,以天合光能为核心的光伏产业集群成为首批4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天合太阳城建设全面启动,德宝中水回用、供电10KV四回路建设完成,800mm管道自来水供应、主要道路白改黑工程和绿化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生物医药园建设加快,扬子江紫龙药业、龙凤堂中药等一批优质项目陆续落户,被认定为“省特色产业基地”。玉龙路、辽河路、云河路、薛冶路四条道路开工建设,园区框架逐步拉开。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即将竣工,海博生物医药孵化器开工在建;中以生物医药技术转移平台和生物医药共建园区正式启动;与四川大学基因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药筛选综合大平台签约共建生物医药联合创新中心。新能源车辆园初具规模,龙源海上平台、骠马工业机器人系统工程、日本大京机械、香港HBL拖挂式房车等项目纷纷入驻。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3.68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11.39亿元,实现利税7.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19.1%和2.2%。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粤海工业园二期建设全面启动,小松工程机械新工厂一期、小松建机、内村机电等企业陆续竣工投产,常林工业园主体厂房、变电所、道路等设施全部竣工、各类设备基本安装调试到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出口加工区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71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1.65亿元,实现利税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31.2%和98.2%。实现进出口总额4.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34.8%;进口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当年进出口量在全国同类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的排位由26位进至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