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3-01-25 临沂市统计局

商品交易市场形势良好。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75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720个,生产资料市场26个,生产要素市场11个。临沂商城101个专业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1771.83亿元,同比增长18.12%;有75个市场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完成出口额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其中,直接出口12.8亿美元,增长687.5%,间接出口28.7亿美元,下降13.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8.6亿美元,增长15.5%,其中,出口额39亿美元,增长7.6%;进口额39.6亿美元,增长24.5%。外经企业新签承包劳务合同20份,营业额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19.6%。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3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4亿美元,同比下降12.5%。

五、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在生产、消费、投资等方面均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363.6亿元,增长22.1%;民间投资1773亿元,增长22.4%;年末工商注册私营企业3.66万家,个体工商户26.34万户;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1151亿元,增长24.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7.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税收占国地税收入的80.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形势良好。全市累计引进在建市外3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483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05.7亿元,增长22.1%。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招商项目345个,实际到位263.5亿元。重点区域招商效果明显。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济南及周边地区总投资达232.8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量的76.2%,占比分别为27.9%、17.9%、18%和12.4%。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投资22.3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411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2.3亿人次,同比增长4.7%,旅客周转量107.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2%;货物运输量3.3亿吨,货物周转量958.4亿吨公里,均增长7.2%。临沂民航共实现旅客73.5万人,同比增长11%;实现货邮4098吨,同比增长30%;安全保障各类飞行8015架次,同比增长12%。截至目前,临沂机场共保有18条航线,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成都、西安、重庆、昆明、大连、温州、济南13个城市。

旅游业发展迅速。年末A级旅游景区61家,其中,4A级景区1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9家;省级旅游强县6个,省级旅游强乡镇15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5个。旅行社99家,其中全国百强旅行社1家;星级酒店58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6家;星级餐馆27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家。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275.6万人次,增长16.7%,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8.9万人次,增长28.7%。实现旅游总收入3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入境旅游收入1.13亿美元,增长25%;国内旅游收入351.7亿元,增长22.6%。

七、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从组织收入看,国税部门组织30亿元,增长8.5%;地税部门组织109.4亿元,增长30.7%;财政部门组织30.7亿元,下降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5亿元,增长27.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9.4%,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9亿元,增长22.5%。其中,民生支出224.4亿元,增长23.5%,占全市财政支出的64.3%。

国地税收入完成294.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国税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10.2%;地税收入137.4亿元,增长24.6%。全市纳税百强企业(集团)纳税115.3亿元,占国、地税收入的39.2%,其中有29家企业(集团)纳税额过亿元。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29.2亿元,比年初增加533.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941.7亿元,比年初增加316.7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9.8亿元,比年初增加31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87.3亿元;中长期贷款646亿元,比年初增加62.7亿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92.6亿元,增长1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2亿元,增长16.3%;人身险保费收入60.4亿元,增长16.3%。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4.7亿元,增长35.2%,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15.8亿元,增长33.4%;人身险业务赔付8.9亿元,增长38.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开工建设标准化幼儿园491所,其中,新建幼儿园开工249所,已完成237所;改扩建开工242所,已完成233所;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率达到73.6%。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8.53亿元,惠及学生116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免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7.23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9880万元;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小学、初中由每生每年800元、1000元,分别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元、1250元,为2.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2720万元,发放城市低保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44.15万元。共招收小学新生12.5万人,初中生10.8万人。全市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71%以上。招收高一新生6.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9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1万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6.1万人,53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3万人,高中段在校生27.5万人,301所初中学校在校生34.3万人,1600所小学在校生74.7万人。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共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28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8家,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3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1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17家,院士工作站14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省级3家,研究中心16家,泰山学者医药特聘岗位2个。知识产权创造水平不断提高,专利申请授权量稳步提升,全年专利申请3696件,其中,发明965件;专利授权量270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6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繁荣。市级“三馆”建成后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4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1000余种,日均接待读者3100余人次,办理读者卡3.5万余张;市博物馆新馆开馆运营,馆藏文物1万余件(套);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全面免费开放。兵学博物馆一期工程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经启动。投资12.1亿元建设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沂蒙精神纪念馆、2万平方米的临沂书法广场书圣阁、6.5万平方米的临沂大剧院等项目。成功举办了临沂市第十二届民间秧歌会和临沂市第十二届广场文化艺术节;“十艺节”备选剧目《沂蒙情》成绩突出,在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上,荣获“文艺精品工程”奖;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圆满完成第四演季。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其中,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二级图书馆7个;国家一级文化馆6个,二级文化馆6个。村镇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市157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农村文化大院6486个,农家书屋6451处。农村电影队150余支,确保每月每村一场电影的放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