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榆树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01-30 长春市榆树市统计局

2008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基地”发展战略,关注民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创新求实,图强晋位,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综合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80556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4306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92641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6%;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86986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是30.1:21.7:48.2。

2008年,在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我市连续三年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农业

2008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向农民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6844万元,发放农资直补资金36512万元,良种补贴338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43.2万元。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82万吨,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市也连续五年获得了“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市)的荣誉称号。农业总产值实现1013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牧业总产值实现539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园艺作物面积达到4.5万公顷,全市无公害认证单位达到18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到8家,总监测面积达到5.2万公顷,有19项农产品获得了认证证书,园艺特产业实现总收入约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20元,比上年增长19.2%。

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牧业总产值实现539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到2008年末,全市生猪发展到4150013头,比上年增长20.7%,牛发展到1401694头,比上年增长2.8%,其中:奶牛发展到22922头,比上年增长3.1%,奶类总产量20800吨,比上年增长9.1%。禽发展到40005千只,比上年增长3.1%。市委、市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经营、部门服务的原则积极引导牧业小区建设,使我市的牧业小区建设实现了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到2008年末,全市共建成牧业小区380个,规模饲养户达到7万户。从发展上看,已经构筑起了以健康畜禽养殖小区为现代牧业标志的全新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市委、市政府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建设、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不同村屯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采取抓推进、抓村容、抓规划、抓帮扶四项措施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弓棚镇十三号村、先锋乡民权村、大坡镇西山村、刘家镇刘家村等村,已经率先实现了硬化、绿化、边沟户户通的标准。全年累计整修道路近3000公里,清运垃圾近130万立方米,清理路沟近220万延长米,植树栽花200万棵,全市乡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增长更快。全市工业企业户数发展到8155户,比上年增长1.5%,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实现1057198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增加值实现26962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8%,产品销售收入实现1027478万元,比上年增长33.6%,利润总额实现70780万元,比上年增长6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72户,比上年增加14户,总产值实现361164万元,比上年增长49.5%,增加值实现9892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3%,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47758万元,比上年增长52.4%,实现利润5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2008年,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带动建筑业发展迅速。市区楼房开发建设投资4.9亿元,新建小区14个,建筑面积85.8万平方米。1459户回迁户全部回迁入住。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2301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

民营经济

2008年,全市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54286户,比上年增长0.94%,从业人员达到213085人,比上年增长0.76%,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3828274万元,比上年增长63.99%,利润总额实现266730万元,比上年增长63.39%,实交税金23110万元,比上年增长35.93%,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263380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9.97%。

固定资产投资

市委、市政府实施积极的投资拉动战略和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推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2008年,全市共引进内资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引进外资29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40054万元,比上年增长42.9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57886万元,比上年增长62.4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87545万元,比上年增长16.43%,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87679万元,比上年增长205.9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64830万元,比上年增长72.61%。

交通运输及邮电业

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总投资6.55亿元。榆江公路榆树段于10月末全线通车;榆舒铁路征地拆迁、路基、桥涵工程有序进行;新改建农村公路361公里,通屯率达到70%。

200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282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2%,本地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4957户,同比增长3.6%。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6029户,其中:住宅用户113502户;市内电话用户达到48928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达到42244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13526人,互联网上网用户16718户。

国内贸易

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97516万元,比上年增长27.56%,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4320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0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65466万元,比上年增长56.93%。

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8年,财税部门狠抓财政收入征管工作,积极筹集和调度资金,努力保证重点支出,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和效益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3182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市本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04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37%,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17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11%。

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04722万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749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4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9.7%。

2008年,社会商业保险业蓬勃发展。全市保费收入17853万元,比上年增长21.69%;赔款、给付支出9114万元,比上年增长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