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1亿元,下降72.4%;第二产业投资557.8亿元,增长24.5%,其中工业投入555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投资231.3亿元,下降5.6%。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3:70.5:29.2。全区第一产投资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上升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下降5.7个百分点。 品质新城建设。完成上秦淮片区等各类规划近30项,江宁规划展示馆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城中村”动迁改造和工业布局调整,完成征迁156万平方米,联合重组9家混凝土企业,启动上坊片区老城改造。积极服务地铁三号线、溧马高速、S122、宁高新通道等重点工程;高标准完成104国道淳化段、龙眠大道南延等一批干线公路,西部生态旅游线加快建设;文靖路东延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江宁“川气东送”工程全线贯通,实现街道供气全覆盖,在建、建成变电站3座;完成长江干堤应急加固二期工程和一批河道清淤、涵洞整治、城区防汛工程;建成人防设施1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农村道路危桥10座。全年完成中心河、外港河等景观改造工程;万达广场快速推进,完成工程总量60%;推进府前商务集聚区、杨家圩商务休闲集聚区建设,杨家圩文化公园等10个街心公园建成开放;淳化建材市场加快建设。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完成全区70%村庄环境整治,高速、高铁两侧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建成省首批村庄环境整治示范区,荣获“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区”称号。 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全区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2894万吨,增长8.9%;货运周转量273928万吨公里,增长7.9%;全年完成客运量15650万人次,增长8.2%;客运周转量244890万人公里,增长8.2%。 旅游业。全区实现旅游收入150.1亿元,接待游客1364.9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倍和61.0%。年末全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13个。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在各行业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9.8亿元,增长19.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6.8亿元,增长20.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16.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7.9%。全区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7.5亿元,增长21.7%;限额以下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9.0亿元,增长17.0%。 外向型经济。全年新批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33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74个,实际使用外资10.0亿美元,增长18.8%;合同利用外资22.53亿美元,增长23%;出口创汇65.5亿美元,增长10.7%。 七、财政、金融 财政。全区全口径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实现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69.7亿元,增长24.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5.8亿元,增长18.0%。从主要税种看,全区增值税完成96.2亿元,增长47.5%;消费税完成29.2亿元,增长68.6%;营业税完成33.6亿元,增长48.9%;企业所得税完成40.3亿元,增长0.3%;个人所得税完成14.1亿元,下降23.9%。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税收153万元,第二产业税收178亿元,占产业总税收73.9%;第三产业税收62.7亿元,占产业总税收26%。全年国税部门完成总收入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地税部门完成总收入95.1亿元,增长15.8%。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24.8亿元,增长18.1%,政府性基金支出61.7亿元,下降19.1%。 金融。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本外币)余额达到1214.33亿元,比年初增加175.5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36亿元,比年初增加75.1亿元。全区金融机构贷款(本外币)余额661.04亿元,比年初增加64.31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全年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201项,比上年增长2.3倍,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计划项目11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比上年减少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比上年减少7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8项,比上年增加15项。全年新建“三创”载体218.5万平方米,竣工110万平方米,无线谷一期、U湖未来网络科技交流中心正式投运。80多个项目、公共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落户三个紫金特区和东山研发园。新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10人,总数达39人,集聚度居全省第二。新入选省“双创计划”16人,市“321引进计划”101人,均居全市第一。新增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58家,院士工作站1个;创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3家,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企业参与国内外和行业标准制(修)订12个,中电电气荣获市长质量奖。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7项,共建江苏(江宁)大学科教创新园和3个大学科技园,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9080件,其中发明专利284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4%、61%。授权量434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2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79%、38%。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98家。 教育事业。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市现代化小学、省级示范初中标准,所有高中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成功创建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3.58万人,比上年增加0.3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0.42万人;全区现有小学29所,比上年增加1所,小学在校生5.16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全区幼儿园72所,比上年增加10所,在园儿童为2.91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全区三至五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8.07%,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8.9%,比上年提高1.83个百分点。全年高中毕业参加录取人数4921人,被各类高校录取4415人,录取率达89.72%,比上年减少0.45个百分点。其中:专科录取2260人,比上年减少了51人;本科录取2155人,比上年减少24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按照省、市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工作要求,实施图书馆“一卡通”工程。2012年成功实现与市金陵图书馆联网,先后开通“江宁区图书馆网站”、“江宁区移动图书馆”,“江宁共享工程支中心网站”信息平台,在汤山、秣陵、东山三个街道建立江宁图书馆分馆,完成麒麟街道锁石村、汤山街道宁西村两家农家书屋图书联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