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白沙县统计局 201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项目建设年”和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踏实奋进,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二位数较快增长。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31.37亿元(含农垦),同比增长10.4%,增幅高出全省1.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8631元,比上年增加915元,增长10.2%。 产业调整进一步优化。2012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87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73亿元,增长19.4%,增幅居全省第7位;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8亿元,增长14.9%,增幅居全省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4%:13.4%:22.2%调整为60.1%:15.1%:24.8%。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4%,比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5%,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1.6%,比上年降低7.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12年,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2.72亿元,增长27.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8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26.9%,增长52.3%,增幅居全省第2位,增速比上年高出10.3个百分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2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65.1%,同比增长39.4%,其中,营业税收入4476万元,增长61.5%,比上年提高39.5个百分点;房产税收入309万元,增长42.4%;土地增值税收入416万元,增长34.6%;耕地占用税收入3560万元,增长95.3%。非税收入6494万元,增长84.2%,比上年提高33.5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更加倾向“三农”、民生和节能环保。全年公共财政支出17.37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用于支农支出3.3亿元,增长50.8%;用于教育支出3.34亿元,增长29.6%;用于文化体育支出2931万元,增长63%;用于医疗卫生支出9017万元,增长18.9%;用于住房保障支出1.29亿元,增长4.8%;用于节能环保支出5109万元,增长33.6%。 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贯彻落实“菜篮子”工程县长责任制,成立“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城万家惠超市、县供销社土产公司、七坊镇信达天天超市,设立三间平价专区,调控“菜篮子”价格;加强农贸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对七大类37种品种主要居民消费品进行监测监控,使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上实现年初预期调控目标。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7%,涨幅比上年有所减缓,涨幅分别比上年下降1.2、1.1和1.2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的有:食品类涨5.5%;其中:粮食类涨3.7%、油脂类涨4.7%、肉禽及其制品类涨5.5%、水产品类涨3.7%、蔬菜类涨7.5%,居住涨3.7%;服务项目涨3.7%,其余商品价格仍存在不同程度上涨。 二、农业 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极力提升以橡胶、甘蔗、木薯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以竹子、生姜、南药和白沙土鸡等新兴特色产业,打造白沙贡姜、白沙土鸡、白沙生态米等农产品品牌,投资3900万元用于冬季瓜菜基地建设和农林产品加工与交易基地等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8.64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种植业完成10.241亿元,增长9.%;林业完成12.76亿元,下降4%,牧业4.46亿元,增长6.2%;渔业产值7683万元,增长11.6%。 三、工业 工业稳步发展。坚持立足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2012年,建成投产的主要工业项目有:申洲实业有限公司中密谋板加工(年产3万立方米中密度板)、福莱斯能源木煤加工厂(年产5万吨木煤)、鑫雨科技有限公司竹笋加工厂(年产脆笋20吨、笋干100吨)、白沙宏顺页岩环保砖厂(年产6000万块环保砖),邦溪供水厂(年供水量5000吨)、白沙南鸿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和白沙宏扬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年产20万立方米混凝土)等。在建工业项目有:年产1万吨中药饮品海惠中药有限公司中药饮品加工厂、白沙贡姜实业有限公司姜茶加工厂(年产姜茶产品3000吨、生姜粉500吨、姜包500吨)、白沙南大洋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等。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32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96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1.37亿元,增长15.6%。实现工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023万元,同比增长18.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糖4.34万吨,下降12.2%;淀粉1.14万吨,增长14.9%;供电量11901万千瓦时,增长16.9%;酒精1571千升,增长1.1倍;松香3780吨,增长50.8%;松节油657吨,增长4.3%。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年”的大好时机,加大项目引进工作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2年,是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历史上实施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投资环境最优的一年。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3个,投资额完成年度计划171%。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2亿元,同比增长69.9%,增幅居全省市县第2位。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8406万元,增长10.3%;第二产业投资3.21亿元,增长83.1%;第三产业投资8.47亿元,增长74.3%。从行业看,投资完成过亿元的行业有:房地产业完成5.75亿元,增长4.91倍、工业完成1.84亿元,增长28.9%、建筑业完成1.37亿元,增长3.28倍。全年施工项目个数71个,比上年增加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6个,比上年增加35个,竣工项目20个。施工房屋面积64.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5.4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6.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6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5.7%和1.19倍。本年新增固定资产5.84亿元,增长19.3%。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1.1%上升为16.5%,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从无到有,呈现跨越性发展。2012年12月止,进入我县房地产企业共33家,其中当年新增加6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1亿元,增长6.68倍,占投资总额的由上年的7.8%上升到35.2%,提高27.4个百分点。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30.19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9.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0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1.41倍和3.66倍,商品房销售面积3.7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27亿元,分别增长2.12倍和5.0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居全省市县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