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信息产业长足发展。全市现有电子信息企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183家,比上年新增19家。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依次为337.4亿元、44亿元、30.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3%、14.3%、12.6%;其中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9亿元、1.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1.9%、32%、29.3%。目前拥有省级电子制造产业基地(园区)4个,软件产业园1个,认证软件企业56家,登记软件产品累计261个。
旅游产业欣欣向荣。年末,国家A级旅游区(点)总量达44处,比上年增加7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达11处,新增1处;AAA级旅游区(点)18处,新增4处;AA级旅游区(点)15处,新增2处。全年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6%;国内旅游收入346亿元,增长14.2%。接待海外游客21.9万人次,下降5.7%。其中,外国游客12.6万人次,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游客分别为4.7万人次、0.2万人次、4.4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815.8万人次,增长9.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3.1亿元,增长7.1%。税性收入占比提高。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3.5%,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国、地税总收入429.7亿元,增长0.6%。其中,国税收入251.6亿元,下降3.2%;地税收入178.1亿元,增长6.4%。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4.2亿元,增长11.4%。重点领域财政保障力度加大。民生支出逐年增加,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8.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5.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1.3%。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55.3亿元,比年初增加289.3亿元,新增额同比少增150.1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399.6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4.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29.4亿元,比年初增加213.8亿元,少增2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04.3亿元,比年初增加131.5亿元,少增114.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43.7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少增135.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85亿元,比年初增加58.7亿元,多增15亿元。
保险业较快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51家,新增6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24家,人寿保险机构27家。保险从业人员2.6万人,比上年增长2.6%。实现保费收入75.5亿元,增长16.5%。其中,产险保费收入27.5亿元,增长14.2%;寿险保费收入48亿元,增长17.8%。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15.5亿元,增长13.9%。其中,产险赔付12.6亿元,增长16%;寿险赔付2.9亿元,增长5.4%。保险深度为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为1776元,人均增加246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24项,比上年增加17项。其中,农业领域8项,工业领域148项,医疗卫生领域68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数分别为65项和159项。获得省以上科学技术奖1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48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4.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3148件,增长39.7%;发明专利授权量626件,增长15.7%;有效发明专利密度达5件/万人,增长25.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2件,增长16%。
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43家,比上年增加22家。拥有院士工作站5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达20家。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16个,比上年增加2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26家,增加146家。其中,省级研究中心216家,国家级11家。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市拥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中青年专家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山东省首席技师累计达60人,技师、高级技师累计30105人。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幼儿园802所,在园幼儿数11.6万人,比上年减少1653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招生4.3万人,毕业4.4万人;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标率为92.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初中招生4.3万人;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升学率69.6%,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为91.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6.7万人,在校生18.6万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5.4%、28.4%和16.2%。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9万人,比上年增加1423人;在校生9万人,减少1588人;毕业生3万人,减少2072人。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步。成功承办和参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承担了“十艺节”12个剧种的演出任务,共演出24个场次。年末,全市拥有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博物馆18个,公共图书馆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新增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1处,新增30处。拥有全国统一编号报纸7种,刊物8种;省内部资料13种;新增版权作品登记32件。拥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节目套数分别为4套、5套。有线电视用户87.9万户,比上年下降4.5%。数字电视用户和数字高清电视用户分别达84.7万户和24.7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122.6%。年末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4%。
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012个,其中,医院1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8个,乡镇卫生院90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1万人,分别增加0.1万张和0.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2万人,注册护士1.2万人。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为1.7万人,其中,报告死亡1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79/10万,死亡率0.22/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