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4-09-21 秦皇岛市统计局

-5.9
 
石油沥青
 
万吨
 
64.25
 
10.7
 
玻璃纤维纱
 
 
26767
 
3.8
 
平板玻璃
 
万重箱
 
2333
 
79.7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684.12
 
10.4
 
中空玻璃
 
万平方米
 
25.44
 
23.9
 
夹层玻璃
 
万平方米
 
300.82
 
17.0
 
生铁
 
万吨
 
593.88
 
-9.1
 
粗钢
 
万吨
 
697.84
 
3.1
 
成品钢材
 
万吨
 
568.32
 
11.3
 
铝材
 
万吨
 
12.33
 
7.5
 
铝合金
 
万吨
 
12.67
 
-8.8
 
阀门
 
 
5921
 
-33.6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增速在全省各市中居第一位;实现税金48.48亿元,增长21.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7.46亿元,下降30.5%,亏损面由年初的53.9%降至36.7%。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建筑业发展平缓。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1.95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0.44亿元,下降2.5%;安装工程产值18.08亿元,增长9.6%。竣工产值144.27亿元,增长1.0%,竣工率为32.1%。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50.75万平方米,下降0.2%,其中新开工面积644.78万平方米,增长6.9%。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21家,建筑队伍人数4.85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受重大项目匮乏、房地产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6.34亿元,比上年增长6.4%,增幅较上年下降13.9百分点,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完成535.17亿元,增长4.9%,增幅比上年下降12.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235.12亿元,增长10.2%,增幅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趋缓,累计完成投资2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全年完成第一产业投资24.45亿元,比上年下降2.8%;第二产业投资243.00亿元,增长16.3%,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10.3%;第三产业投资502.84亿元,仅增长2.7%,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20.4%。
 
在建项目总量减少,全市投资增长缺乏强力支撑。截止年末,全市施工项目944个,比上年减少62个;新开工项目580个,比上年减少70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76个,减少12个。随着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在2012年底完工,以及宏启胜精密电子、山海关船舶重工、中信戴卡轮毂等一批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年内收尾,全市再次面临百亿元投资项目的空白期。
 
图62009-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8.97亿元,比上年增长为13.4%,增速呈现逐季提高态势,但仍低于2012年1.6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城镇市场完成零售额425.61亿元,增长13.6%;农村市场完成零售额83.36亿元,增长12.5%。从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4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住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59.40亿元,增长13.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明显提高,年内新增的三家汽车销售公司,拉动了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1.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13.2%;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21.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9.8%。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消费下滑凸显,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80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住宿业营业额下降12.2%,餐饮业营业额下降21.2%。
 
图72009-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市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全市新建、改建市场项目23个。其中新建、改建菜市场9个、农贸市场4个、批发市场5个,年内新建开业的菜市场和大型商贸项目为历年最多,其中逸城菜市场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建设,深受市民欢迎。截止年末,全市商品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12个,年市场成交额156.76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速回落。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3.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9%,增速较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出口24.18亿美元,下降2.8%,增幅回落14.8个百分点;进口19.55亿美元,增长1.6%,实现恢复性增长。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50%,全市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12.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龙头企业戴卡轮毂和宏启胜精密电子出口额占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7.5%,对拉动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起到决定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