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秦皇岛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秦皇岛调查队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强开放、稳增长、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作为基本着力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全稳定、发展环境“五大百日会战”,努力克服和缓解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国外需求缓慢复苏、国内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所带来的经济缓行压力,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一、综合
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4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7.5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549.72亿元,增长7.9%。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情况看,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低速增长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次产业之比为14.7︰38.3︰4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8530元,增长6.3%,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6221美元。
图12009-2013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财政收支实现小幅增长。2013年全市累计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9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50亿元,增长0.8%。其中各项税收收入84.82亿元,增长0.3%;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5%。全市财政支出293.02亿元,增长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0.32亿元,增长0.2%。财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重点事业法定支出、民生刚性支出、重大项目支出等实现较快增长,城乡社区事务、科技、交通运输、农林水事务以及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5.9%、16.0%、6.9%、7.1%和8.6%。
图22009-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上年上涨2.4%,涨幅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同比呈“五升二降一平”态势。食品价格涨幅居前,同比上涨5.6%,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继续走低,累计比上年下降3.4%,降幅比上年收窄1.2个百分点。全市32个行业大类中,拉动出厂价格总指数下降的行业主要是钢材、农副食品、铁矿和化工等。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7.0%,拉动总指数下降1.5个百分点。住宅销售价格继续小幅上涨。12月新建住宅价格同比增长7.1%,环比略升0.3%;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2%,环比上涨0.1%。
图3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4
#城市
102.5
农村
102.0
#食品
105.6
烟酒
100.0
衣着
98.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9
交通和通信
99.2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2
居住
100.7
民营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快1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为65.1%。实缴税金150.8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6.4%,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出口21.35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88.3%;就业人员76.85万人,增长2.3%。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按照“做精农业”总要求,着力强基础、稳生产、提素质、增效益,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健康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粮食实现增产,由于2013年气候适宜,秋粮长势良好,加之去年水灾影响较大,基数较低,全年粮食总产达84.40万吨,比上年增长4.3%。蔬菜、瓜果类生产均实现平稳增长,全年蔬菜总产达317.77万吨,比上年增长5.1%;瓜果类总产4.42万吨,增长4.7%。畜禽生产形势较好,主要畜产品存栏、出栏以及产量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猪出栏258.81万头,增长3.0%;存栏148.98万头,增长6.6%;猪肉产量20.98万吨,增长3.7%。渔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年渔业总产量达32.01万吨,比上年增长16.6%。
图42009-2013年粮食总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2013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84.40
4.3
#夏粮
万吨
7.33
-14.6
秋粮
万吨
77.07
6.5
油料
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