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4-09-21 秦皇岛市统计局
 
图82009-2013年进出口总额完成情况
 
利用外资形势较好。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吸引外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率先开放、赶超发展、奋力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开放强市战略,适时出台了《关于实施开放强市战略的意见》,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把握、全面部署、强力推进,利用外资再创佳绩,提前一个月完成目标任务。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6%,全部为直接利用外资。年内组织参加了香港投洽会、廊坊投洽会、厦门投洽会及央企入秦、民企入秦、外企秦皇岛行等重大活动,戴卡工业园二期、华润雪花啤酒搬迁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图92009-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及其增长速度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着力构建以空港、海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公、铁、水、民航大通道为主干,东出西联、南北畅通、全民共享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截止201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85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9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扭转了下降局面,实现小幅回升。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73亿吨,比上年增长0.6%;集装箱吞吐量38.78万箱,增长12.8%。西港东迁工作拉开序幕,《港口总体规划》取得突破性进展。地方道路运输增长乏力,全市公路货运量5225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公路客运量2051万人,下降2.8%;地方铁路货运量完成481.10万吨,下降3.7%。积极培育航线航班,山海关机场客货运量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0.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完成货邮吞吐量920吨,增长51.8%。北戴河机场建设强力推进,航站楼及外装、飞行区场道、助航灯光、消防、雨污水、航站区道路、停车场等工程基本完工。
 
邮政电信业发展平稳。全市邮政业务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9%;电信业务收入27.58亿元,增长8.6%。全年发送函件1252.78万件,比上年增长13.0%。发送报刊累计达4569.7万份,下降6.5%。年末固定电话拥有量70.95万部,比上年下降1.9%;移动电话拥有量342.30万部,增长9.0%;其中3G手机用户112.40万户,占比达32.8%。互联网宽带用户达58.54万户,增长12.0%。
 
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在旅游兴市战略的带动下,全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旅游产品提档升级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95.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6.32亿元,分别增长10.9%和19.6%。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9.85万人次,增长4.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8058万美元,增长6.6%。突出旅游项目支撑作用,旅游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快。国际旅游度假中心、葡萄岛旅游综合开发等23个省重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北戴河英伦国际马术俱乐部、华贸喜来登酒店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34家(36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2A级旅游景区12家。年内新增2家2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卢龙柳河溪谷景区和桃林口景区。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6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5家、三星33家、二星级9家。全市星级饭店共有客房数为8223间,床位数1.54万张。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秦皇岛市荣膺“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和“城市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截止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122.60亿元,比年初增长10.2%,新增量比上年下降18.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299.13亿元,比年初增加142.68亿元,新增量比上年下降9.9%;单位存款余额774.93亿元,比年初增加46.52亿元,新增量下降28.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365.59亿元,比年初增长9.4%,新增量较上年下降28.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56.91亿元,比年初增加44.29亿元,新增量下降59.7%;中长期贷款余额785.52亿元,比年初增加71.57亿元,新增量比上年增长33.3%。
 
保险业健康发展。截止年末全市拥有商业保险公司36家,比上年新增2家。全年实现各类保费收入44.84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71亿元,增长14.0%;人身险保费收入29.13亿元,增长0.3%。支付各项赔款20.33亿元,增长30.9%。其中,财产险赔付9.03亿元,增长0.9%;人身险赔付11.30亿元,增长71.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普及率和保教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强各项幼儿园工程建设,办园条件大幅改善。省级示范园达到14所,市级示范园达到33所,一类幼儿园达到64所。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281所,在园幼儿7.40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81.7%。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卢龙、昌黎、青龙县284所中小学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配备安装工作基本完成,农村学区一体化管理及联合校管理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资源得到共享,优势得到互补。年末全市共有普通初中134所,在校生8.12万人;小学429所,在校生18.3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493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8.3%,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进一步优化高中布局,明确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方向,巩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年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又有新提高,高考录取率为90.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中31所,在校生4.58万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8%。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创新办学模式,扩大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年末共有中等职业学校34所,招生数达0.70万人,在校生达到3.0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39.9%。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3所,招生数达5.13万人,在校生16.9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24万人和1.43万人。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核心,科技事业取得显着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新认定创新型单位16家,目前全市创新型单位已达57家,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带动了全市创城工作开展。不断加强科技项目建设,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70项,其中83个项目获得国家、省4028万元资金支持,比上年增长4.7%。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趋增强,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创近年新高,截止年末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开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工作,首批400家企业通过认定。知识产权战略取得突破,专利申请、授权量双双突破千件,分别达到2251件和1387件,21家企业实现“零专利”的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9家,截止年末全市建有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71家,居全省前列;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家。建设2家省级高新区,新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开创了我市科技园区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