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5-04-02 淄博市统计局
 
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内开工建设保障房13500套,比上年增长42.6%;竣工保障房12063套,增长80%。经公开摇号分配各类保障房2564套。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00套,竣工2704套,交付经济适用房3146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728户,增长5.7%。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年末,全市土地面积59.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41.8万公顷,建设用地11.9万公顷,未利用土地5.9万公顷。农用地中,耕地面积21万公顷。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2万公顷,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用地1.7万公顷。
 
林业建设富有成效。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自然保护区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市级湿地公园1处。年内造林面积15.9万亩,其中荒山造林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7%。木材产量13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累计643.3万立方米。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上年增加27天,良好率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比上年降低14.6%、5.2%、17.7%。7个省控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比上年改善4.6%和32.3%。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气象地震服务保障到位。全年平均气温14.6℃,比上年提高0.8℃。平均降水量384.2毫米,减少379.4毫米。现有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36次、重要天气预报22份。形成了较为可靠的防雹增雨火力网,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62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00平方公里。地震台网的观测效能较高,拥有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按省考核标准统计,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80起,比上年下降18.8%。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9起,下降17%;工矿商贸事故11起,下降47.6%。各类安全事故中死亡118人,下降7.8%。
 
十三、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534元,比上年增长8.6%。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4545元,增长9.2%;经营净收入2313元,增长10.9%;财产性收入845元,增长9.7%;转移性收入8223元,增长10.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4元,增长8%。其中,食品支出6316元,增长7.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
 
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531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9326元,增长12.9%;家庭经营纯收入4811元,增长9.1%;财产性纯收入373元,增长9.7%;转移性纯收入1021元,增长10.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89元,增长11.8%。其中,食品支出3094元,增长1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启动实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连续第10年调增。年末,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07.7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9.7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0.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3万人、12.3万人。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6.1万人、95.7万人和63.7万人,依次比上年末增加4.2万人、4.4万人和0.3万人。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830元提高至900元。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420元提高至450元,保障人数1.9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2500元提高至2880元,保障人数6.8万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09个,收养1.4万人;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1万张,比上年增加0.3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4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社区服务中心达136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1711个。
 
注:1.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全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
 
5.资质内建筑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含劳务分包企业)。
 
6.对外贸易数据取自商务局。
 
7.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8.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