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深入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建设,年内新建公办幼儿园11所,新建小学10所、初中学校6所,“上学难、入园贵、大班额”等问题得到进一步化解。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解决偏远农村学校“三不通”(水、电、公路)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叙永县、古蔺县和合江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全部免除中职学生学费,继续实施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奖助学金制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全年为5.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为5.7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减免学费;为5.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为3.89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医教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79所,小学教学点678个,专任教师1.72万人,招生6.58万人,在校小学生40.88万人,毕业生5.78万人;初级中学196所,招生5.89万人,在校学生17.08万人,毕业生5.76万人,专任教师10001人。
中等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5所,招生2.67万人,在校学生7.80万人,毕业生2.77万人,专任教师481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中专)23所,招生3.46万人,在校学生7.99万人,毕业生3.50万人,专任教师2442人。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2.97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12万人、上线率38.0%。全市1.56万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1.30万人。
高等教育。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2284人,在校学生43364人,毕业生12496人。研究生招生504人,在校学生1320人,毕业生369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336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3.02万人(含泸州医学院等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专任教师32人。本年参加自学考试17178人次,本(专)科毕业61人,累计毕业11176人。
特殊教育。全市特殊教育(盲聋哑学)学校7所,专任教师121人,招生178人,在校生640人,毕业生87人。
学前教育。幼儿园631所,在园幼儿13.89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15所。
学龄儿童入学率99.6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4%,成人识字率97.8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泸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通过国家部委会审;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并通过验收。
科技成果与专利。全市创新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9项,市级科技成果27项,区县科技成果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全年专利技术申请受理量1337件;获专利申请授权781件,其中发明83件。
技术市场交易。全年技术合同登记55份,合同成交额43002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9917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年新增8户,年末达36户;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本年新增20户;省级创新型企业本年新增8户,年末省级创新型企业达64户。
商标权。年末有效注册商标达8038件。本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16件。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件、省著名商标58件、市知名商标15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机构改革和队伍整合顺利推进,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话剧《蒋兆和》、大型原创音舞诗画主题《天赐泸州》、小型戏剧曲艺《醉美“泸州河”》三台大戏创作、演出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古蔺县二郎镇、泸县兆雅镇新溪村、纳溪区天仙镇乐道街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新增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古蔺花灯2个国家非遗项目。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善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
文化机构。全市有文化馆8个,其中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文化站141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总藏量129.334万册,其中图书藏量90.879万册。市级图书馆2个(含少儿图书馆),总藏量68.167万册,图书藏量49.525万册。博物馆9个。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实施免费开放,同时启动“数字化图书馆”、“图书借阅“一卡通”、“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服务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全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8项。
报纸、期刊出版。出版期刊3种,总印数21.5千册;出版报纸5种,总印数2551.74万份。
广播电视。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微波站15座,微波传送线路314公里。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8197公里,比上年增加99公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3%。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与制作。全年自办广播节目6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3套。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9863小时58分。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7346小时00分,被中央台采用新闻类广播节目168条。自办电视节目8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5套,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0234小时05分,电视剧播出1800部31170集。全年制作电视节目5055小时45分,被中央台采用新闻类节目85条。
有线电视用户。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6.16万户,比上年减少6.3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3.18万户,比上年增加4.21万户。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用户300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