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居民储蓄。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997.68亿元,比年初增加120.11亿元,增长13.7%,其中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386.88亿元,比年初增加65.93亿元,增长20.5%;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10.80亿元,比年初增加55.16亿元,增长9.9%。
养老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3.8万人,增加3.7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9.03万人,增加1.79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3.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4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27.64万人,增加2.7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9004人,比上年末减少911人,其中离退休参保人员3273人,减少305人;参保农民工4.79万人,增加0.86万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9.3%。
全年28.7万名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1.82万人。全年人均领取水平达到18305元,比上年增加1834元,增长11.1%。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381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4165万元。其中,征缴收入690945万元,增加195919万元;上级补助资金收入111767万元,增加22369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9.33%,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551703万元,比上年增加95169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512144万元,增加81710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81330万元。
从2014年4月21日起,我市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23号)文件的要求,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6.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8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66.13万人,增加0.91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67471万元,比上年增加4582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0950万元,减少112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43497万元,减少1750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6308万元,增加2851万元。基金总支出50031万元,比上年增加6088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46495万元,增加3299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7467万元。
医疗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8.47万人,比上年增加10.7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5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7.91万人。参加职工医保中,退休人员14.33万人。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2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15万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3.72%、76.45%。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7924万元,比上年增加3412万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102229万元,比上年增加1011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末累计结存144152万元,其中统筹基金93552万元。
全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1037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32414万元,基金年末累计结存12845万元。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85.17万人,参合率99.71%,较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15.20亿元,较上年增加1.78亿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4.25亿元,较上年增加0.48亿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5万人,其中女性8.62万人,增加5100人。全市有7440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7680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水平875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10.0%;为262名农民合同制工人提供了一次性生活保障。有1209名农民合同制工人与城镇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8051万元,比上年增加3446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16710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6872万元,比上年增加2216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4170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48999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7万人,其中农民工5.25万人,减少1782人。全年有3180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243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8258万元,比上年减少1683万元,其中征缴收入7569万元,减少667万元,当期征缴率97.21%。全年基金总支出9614万元,比上年减少576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437万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万人,其中女性7.48万人,增加5416人。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3.36万人,增加1607人;私营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4.02万人。全年5659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929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36万元,比上年增加121万元,其中征缴收入3131万元,增加96万元,当期征缴率98.17%。全年基金总支出3387万元,增加1151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063万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33176套,其中公租房4013套,限价商品房2972套,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开工(含签订货币补偿协议)26191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2529套(含续建项目)。当年发放租赁补贴9635户,其中当年新增租赁补贴1365户。
社会福利设施和救助。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1个,床位24411个,收养人数18266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43个,其中社区指导中心7个,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441个。
全年5.67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低保”资金支出26205.1万元;全年16.78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资金支出24732.9万元。全年农村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人员2.75万人,资金支出8703.5万元。全年城乡医疗救助直接救助71712人次,其中住院救助48343人次,门诊救助23369人次。资助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达69826人。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229099人。全市医疗救助支出11989.7万元,救灾支出4634.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