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万吨
5.67
42.5
啤酒
万千升
25.44
1.7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19.93
-80.6
五、房地产投资和建筑业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3.82亿元,增长45.0%,增幅居全省第2位。房屋施工面积2191.81万平方米,增长13.2%;房屋竣工面积372.87万平方米,增长7.8%。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424.5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28.15亿元,增长12.2%。
建筑业较快发展。建筑业增加值147.40亿元,增长10.8%。年末三级及以上资质建筑企业240家,比上年增加2家。签订合同额500.89亿元,增长8.7%。完成产值343.98亿元,增长10.0%。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73家,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3家,产值过10亿元的7家,占全部企业个数的比例分别为30.4%、5.4%和2.9%。
六、国内贸易
市场消费运转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50.3亿元,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4.5亿元,增长5.1%。按行业分,商品零售额823.0亿元,增长8.4%;餐饮收入额127.3亿元,增长9.8%。按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0.3亿元,增长7.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60.0亿元,增长11.6%。
主要商品销售良好。在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中,在统的22个商品类别有17个实现正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19.5亿元,增长8.3%;汽车类零售额累计实现36.9亿元,增长5.4%;石油及制品类累计实现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7%;基本生活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6亿元,增长1.1%。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进出口总额106.07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99.02亿元,增长11.2%。实际使用外资10498万美元,增长16.5%。进出口实绩企业469家,增长11.7%。进出口过亿元的企业20家,实现进出口64.16亿元,增长2.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60.5%。其中,进出口过5亿元的企业4家,实现进出口29.34亿元,增长11.9%。
出口市场更加多元。“枣庄制造”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达到169个,增长3.1%。对欧盟、美国、韩国分别出口17.82亿元、13.66亿元、6.25亿元,分别增长14.9%、1.1%、7.7%;对“金砖国家”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分别出口3.55亿元、2.35亿元、1.48亿元、0.97亿元,分别增长44.2%、18.5%、10.2%、23.5%。对东盟出口10.36亿元,增长19.2%。共有315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进出口37.88亿元,增长8.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35.7%。
八、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衡发展。公路客运量2464万人,下降1.4%,旅客周转量182447万人公里,增长2.9%;公路货运量6928万吨,货物周转量154799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0.2%和3.2%。全市完成水路客运量103.84万人,客运周转量361.66万人公里,分别下降0.5%和2.6%;水路货运量848.86万吨,货物周转量342515.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1%和2.0%。港口货物吞吐量1416.26万吨,增长93.7%。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4亿元,增长29.9%。201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776.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92.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281.2公里、省道641.1公里、县道687.7公里、乡道908.6公里、专用道34.0公里、村道6224.0公里。
邮政通讯业快速发展。邮政行业业务收入8.34亿元,增长29.7%。其中快递业务收入4.67亿元,增长47.5%。电信业务总量4.51亿元,增长9.0%。移动电话业务总量85.63亿元,增长37.1%。固定电话用户23.41万户,下降3.3%。移动电话用户365.40万户,增长3.9%。
九、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增幅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6.7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07.17亿元,增长5.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3.1%,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9.63亿元,增长5.8%。
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全口径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86.71亿元,增长7.7%。全口径税收占GDP的比重达到7.8%,与上年同期持平。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发起省内首支规模30亿元的新旧动能转换跨境创投类母基金。35家企业完成股改,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37.72亿元,比年初增加209.4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1302.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7.2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44.29亿元,比年初增加131.90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运行。实现保费收入81.04亿元,增长10.3%。其中,财产险收入17.48亿元,增长6.3%;人身险收入63.55亿元,增长11.5%。赔款与给付21.62亿元,增长2.6%。其中,财产险9.23亿元,增长7.0%;人身险12.39亿元,下降0.5%。
十、科技
科技事业健康发展。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1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总数达到138家;86家企业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0家。新增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5个(其中国家级2个),总数达到62个,增长67.57%。培育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42个,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个、重点实验室2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0个、科技协同创新中心42个。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