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专利创造量质齐增。有效发明专利1249件,增长27.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19件,较上年提高0.66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2081件,同比增长68.0%,发明专利授权量22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9件,增长80.0%。
十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发展良好。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1380人,毕业17199人,在校生42495人。普通高中招生22591人,毕业24551人,在校生71287人。普通初中招生50605人,毕业41905人,在校生125898人。小学招生61460人,毕业54024人,在校生359333人。幼儿园在园儿童93723人。
文化广电健康发展。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博物馆19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流通49.8万人次;文化馆7个。有线电视用户32.17万户。
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卫生机构数2583家,其中,医院82家;卫生院48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家;妇幼卫生机构7家。卫生技术人员343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26人;注册护士13267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人员51人;妇幼卫生机构人员320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23443张,其中,医院17480张;卫生院3471张;妇幼机构1686张。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举办2018枣庄国际马拉松比赛、市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2018中国大运河(台儿庄)国家龙舟比赛等活动。共派出近50人参加全国以上各类比赛,获得世界冠军3个,全国冠军20个、亚军15个、季军18个。3名运动员参加18届亚运会,获金牌3枚、铜牌1枚。
十二、城乡建设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31.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88%,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1.5亿元,增长11.6%。新建改造城区道路57条,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30.8平方公里。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累计达到179条。
城市功能不断改善。新建改造各类地下市政管网297公里,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6.05公里。保障冬季供热工作,全市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28万平方米。
十三、绿色生态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辖区内6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水体优良比率达100%,位居全省前列。完成143处贫困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提升完善工作。
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82天;环境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9、115、19微克/立方米,分别比2017年改善10.6%、8.7%、34.5%。
十四、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4元,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14647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1元,增长6.9%;人均消费支出18549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45元,增长8.3%;人均消费支出10073元,增长7.8%。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40.3平方米;农村居民38.4平方米。
表4: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
单位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元
24334
32001
15345
工资性收入
元
16428
23176
8516
经营净收入
元
4802
4307
5383
财产净收入
元
990
1741
109
转移净收入
元
2114
2777
1337
表5: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指标
单位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消费支出
元
14647
18549
10073
食品烟酒
元
4366
5446
3098
衣着
元
1230
1636
754
居住
元
3041
3990
1928
生活用品及服务
元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