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22 北京市统计局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加强。北环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清河和凉水河污水截流工程加快建设。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和清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50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全市污水处理率超过45%的预期目标,比上年高了3个百分点。全市在250个居民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高安屯垃圾卫生填埋厂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市区垃圾日产日清,且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5%,比上年高5个百分点。

公共交通: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交通运营车辆1.5万辆,客运出租车营运车辆6.5万辆,公共电汽车线路582条。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48亿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6%;其中公共电汽车运送乘客43.2亿人次,占90%;轨道交通4.8亿人次,占10%。全年出租汽车客运量达到6亿人次。

公用事业:城市水电气热供应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年自来水售水量6.6亿吨,其中生活用水5.6亿吨。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71万吨。全年北京地区用电38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年末天然气家庭用户达到191万户,占全市燃气总户数的57%。城市热力管网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915万平方米。

三、       主要行业

农业: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5.5亿元,比上年增长 5%,连续第三年保持4%以上增速。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增幅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 105.9亿元,增长 6.8%,养殖业产值 129.6亿元,增长12.8%。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到 5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 253.4万亩,比上年调减 21 %;各类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41.3%上升到 45.4%。全年粮食产量82.3万吨,粮食亩产 324.8公斤。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蔬菜、牛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2.7%、4.1%、28.4%。

工业:工业生产总体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870亿元,比上年增长7.9%。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7.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3.3亿元,增长8%;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64.3亿元,股份制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 %、29.1%,外商及港澳台工业完成增加值336.2亿元,比上年下降0.8%。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1.6亿元,比上年下降0.6 %,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9%。

产销衔接基本正常,企业运营状况稳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 98.2%,比上年下降0.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2.2 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利税总额307.7亿元,增长 10.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5.2 %,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4.94%,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0554元/人,比上年提高 14.7%。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增势强劲。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住宅建设的带动下,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达到1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实现增加值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增幅提高5.8个百分点。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7679元,比上年增长11.1%。 建筑业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12.3%,人均利润3688元,增长14%。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54.8  亿元,比上年增长7.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邮政业务有涨有落。全年订销报纸12.3亿份,比上年下降8.9%;订销杂志5263万份,比上年下降1.4 %;收寄特快专递971万件,比上年下降2%。邮政新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商函制作28044万件,比上年增长48.3 %;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通信业健康发展。固定电信稳步发展。全市局用交换机容量达804万门,比上年增长13.2%。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585.5万户,比上年增长13.1%。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51.6线/百人,其中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74.3线/百人,乡村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16.8线/百人。移动通信高速发展。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40万户,比上年增长4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部/百人。此外,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迅速扩展。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平稳增长,运输方式积极变化。2002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78.1亿元,比上年增长0.5%。

货物运输平稳增长。全年货运总量 30790.8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铁路运输2370万吨,下降5.4%;公路运输28375万吨,增长1.3%;民用航空运输45.8万吨,增长21.5%。

旅客运输快速增长。全年旅客运输量2955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6%。其中,铁路5170万人次,增长8.8%;公路23112.3万人次,增长39%;民用航空1277.3万人次,增长17.2%。

商业:多元业态促进商业繁荣。全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0.7亿元,比上年增长7.1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值3484.9亿元,增长5.5 %;购进总值3199.2亿元,增长5.5%。大中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实现销售收入3085.9亿元,增长8.7%;实现利润58.0亿元,增长32.9%。新型商业业态快速发展,年末连锁企业已达到139家,连锁商业全年实现零售额326.3亿元,增长31.2%,高于全市商业平均增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网上购物也有发展。年末已有家乐福、万客隆、普尔斯马特等20多家国际知名零售企业落户北京,促进了我市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稳健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5392.7亿元,比年初增加3161.3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 27.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8562.8元,比年初增加1857.9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 45.3%;居民储蓄余额4389.7亿元,比年初增加853.4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39.2%。金融贷款余额923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24.4 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44.4 %。其中企业贷款余额8086.5亿元,比年初增加1293.4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52.6%;消费贷款余额1162.3 亿元,比年初增加 431.0亿元,增量比上年增长 24.2%。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193.9亿元,现金支出12111.7亿元,收支相抵回笼现金8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