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31 长治市统计局

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围绕建设山水园林文化型大城市的目标,全年投资12亿元用于城市建设,其中完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2.27亿元,其中园林绿化工程建设1.17亿元,污水处理工程建设7527万元,垃圾处理工程建设159万元。年末形成40块公共绿地和140处景点片林,公园面积47公顷,比上年增长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加速旧城改造,全年新拆迁危旧房面积20.7万平方米,累计开发房地产面积19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033盏,改造道路22条。城镇公共交通、水电气供给、购物休闲和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建成城市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处理总能力达到800吨/日。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市总人口318.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48万人,乡村人口213.78万人,男性人口164.38万人,女性人口153.88万人。全年全市出生率为13.09‰,死亡率为6.48‰,自然增长率为6.61‰,比上年下降0.6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全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9349元,比上年增加1137元,增长13.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5元,比上年增长22.6%,增速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21元,增长15.8%。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5%,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84亿元,比年初增加25.9亿元,增长16.4%。农村扶贫计划基本完成,年内又有17.4万农村人口告别了吃水困难。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比上年增长9.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全市城镇居民私人新建住宅25.8万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7.5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23.7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71.5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普遍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费标准及保障覆盖面。全年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人数46837人,比上年增加19579人,增长77.5%,其中农村低保人数815人。“两个确保”100%落实到位。全市有19.8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15.1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19.7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其中离退休人员5万人,保障金征缴和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年全市累计为11万人次企业下岗职工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800余人领到了失业保险金。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性的社会福利机构98个,床位1112张,收养756人。市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9处,比上年增长27%,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4个。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等方式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5万元,接受社会捐款8万元。全市全年受灾面积7.9公顷,受灾率21.5%,比上年下降33.2%。全年发放社会福利救济费7633万元。

注:①国内生产总值、各项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人口数据为统计部门人口抽样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