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发展。全市现有两频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两频广播平均日播出时间33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343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市电视台《东莞新闻》全年播出新闻5565条,《有线传真》播出新闻稿件6800条,采制播出新闻性栏目《今日话题》365期、《旗峰广角》35期、《巡城马》栏目95期;市电台编发各类新闻15540条,播出《周末访谈》44期、《新闻传真》45期。全年共有18件广播电视作品获得省及以上奖38个,其中一等奖作品2件,二等奖作品7件。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4个,其中医院46个;拥有病床位7081张;卫生技术人员8065人,其中医生3309人;新建了市人民医院医技楼和市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全年医疗设备建设投入1.61亿元;拥有核磁共振仪、ECT、CT等各类大型医疗设备522台,各类大型医疗设备平均使用率均达90%以上。 各项医疗业务稳步发展。全市门诊诊疗总量1853.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5%;住院治疗人数23.43万人次,治愈人数14.45万人,实现治愈率为75.2%,好转率为23.8%。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也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无霍乱病例发生,疟疾病例发生明显减少,比上年下降27.13%,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和通过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提前两个月完成省下达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指标。 初级卫生保健达标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全市居民及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以上;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6%;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以上,粪便无害处理率达95%以上;顺利地通过了省卫生城市考核评比,清溪、樟木头、大朗等镇创建成“省卫生镇”。 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市拥有综合性或单体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63个,总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全年成功举行了50万人迎春和迎“九运”长跑活动,举行了380台锦龙、醒狮、麒麟、彩凤大巡游贺元宵活动,举行了富有地方特色、传统气氛、历时一个月的水乡龙舟竞渡活动。成功承办了第15届全国花样滑轮锦标赛,全国速度赛马公开赛与马术锦标赛,全国男、女子蓝球甲A联赛,全国第三届成人分龄游泳公开赛,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省第一届三人足球赛,港、澳、台、莞青少年独木舟赛,沪、港、莞卡丁车公开赛和全国少年卡丁车(东莞站)大赛。圆满举办了市首届女子运动会,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市家庭体育趣味大赛,市第二届“东方酒店杯”围棋锦标赛和市游泳系列赛,乒乓球调赛与举重训练赛。全年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2次,参赛运动员4000多人次,举办镇区级综合性运动会3次,参赛运动员13000多人次,相当部分镇区及市直部门也相继组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系列运动会。全市新开发了棒球、垒球等7个竞技项目的基层训练点。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26.10万人。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全市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国际赛金牌4枚、银牌2枚;全国赛金牌91枚、银牌43枚、铜牌46枚,全省赛金牌43枚,银牌50枚,铜牌55枚。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为中国第一个“龙舟之乡”;长安镇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授予为中国第一个“龙狮运动之乡”;长安镇锦厦醒狮队被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第一个命名并授予为2000-2002年国家醒狮队。全市为国家和省输送了6名运动员。 十一、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标本兼治、分期实施的治理方案,开始对103公里运河的治理,并完成寒溪河段的整治;樟木头、清溪等4个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在纳入达标排放治理的1350家企业中,已关停、破产、搬迁220家,取消污染工序或整改后无污染物排放的122家,责令停产治理的81家,治理达标企业878家,实现达标排放企业共1301家,占纳入达标排放治理企业总数的96.3%,治理工业污染的“一控双达标”目标基本实现。 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Ⅰ∽Ⅱ级,酸雨频率为55.8%,比上年下降13.4个百分点;东江水质基本优于国家Ⅱ类标准,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为55.6分贝、交通噪声为68.4分贝、功能区噪声为62.6分贝,分别比上年下降1.6分贝、0.7分贝和1.6分贝;城市烟尘控制区3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23.8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扩大8.4平方公里和10.2平方公里。 强化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全年完成了北外环路黄旗路段圆盘至西湖路段的绿化工程,完成了莞太路篁村鸿福桥至宏远立交桥路段的改建工程,完成了107国道万江至高埗路段的改建工程,完成了运河两岸人行道的管线埋设、地板铺设、道路绿化和路灯改造等工程,完成了城区运河两岸机动车道加铺沥青路面工程,完成了107国道万江路口至宏远立交段至道滘高速公路入口段加铺沥青路面工程,完成了城区万寿路、县正路、新芬路、东正路、解放路和向阳路等路段的改造工程,完成了城区西正路、市桥路、万寿路、县正路、新芬路、东正路、解放路、向阳路、凤来路、可园路及市府大院的路面加铺沥青工程。基本完成了科书博广场工程(即南门广场)、旗峰广场道路工程、旗峰科技公园工程、北门公园工程和市区夜景灯光工程,在春节期间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多采的休闲、娱乐、休憩渡假的空间。市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启动建设。清理整治了107国道沿线7个镇区的户外广告和市区的户外广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年末,全市实有公园(不含小游园)12个,面积达60.9公倾,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64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39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50公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5平方米,镇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9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和1.91平方米。全年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路数40路,公共汽车营运车辆499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9256万人次,乘客周转量19.17亿人公里。基本完成了市中西部供水工程,实现城区至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等镇供水管网的全线贯通和望牛墩、洪梅镇的供水支线修通。至年末,第三水厂三期工程和第四水厂一期工程分别完成工程量的78%。全市有自来水厂214座,全年有效供水量10.3亿吨,实现自来水普及率为98.6%。全市有变电站68座,其中110千伏级58座,220千伏级9座,500千伏级1座,拥有主变台数149台,其中110千伏级124台,220千伏级23台,500千伏级2台;主变容量1030.7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级的490.7万千伏安,220千伏级的390万千伏安,500千伏级的150万千伏安。全年总供电量178.0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08%;总售电量169.06亿千瓦时,增长3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