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潍坊市统计局

化肥(万吨折纯)66.20.7

合成氨(万吨)100.57.4

农业运输机械(万辆)3.6-28.7

小型拖拉机(万台)10.5-10.5

内燃机(万千瓦)6029.711.6

合成洗涤剂(万吨)8.9-12.6

服装(万件)33797.60.6

纱(万吨)65.410.0

布(亿米)29.18.1

印染布(亿米)15.2-6.5

原盐(万吨)1117.228.8

卷烟(亿支)200.00.0

饮料酒(千升)36.215.8

纸浆(万吨)89.819.5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298.112.4

轮胎外胎(万条)2985.838.9

塑料制品(万吨)35.924.0

工业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6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在建项目2361个,其中638个项目建成投产。全市计划5000万元以上项目480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207个,当年完成投资294.9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19.7%。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4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利润282.0亿元,增长18.8%,实现利税425.4亿元,增长16.6%;实交税金175.2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3.89%,提高0.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1亿元,增长225.4%。产成品存货220.6亿元,增长17.8%,应收账款净额254.7亿元,增长16.0%,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4.2%。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08年,全市共实施十大节能工程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98亿元,已建成投产36个,年可节能49万吨标准煤。严把源头、淘汰落后。全市对5个新增高耗能项目实行区域等量淘汰落后产能,共等量淘汰落后产能能耗16万吨标准煤。2008年,全市先后淘汰海化水泥等9家企业的水泥立窑生产线15条、144万吨熟料生产能力;淘汰了华阳钢铁125立方高炉;关停小造纸、小电镀、小铸造等企业139家;关停小火电29.5万KW。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499.9亿元,增长26.2%;规模以下投资完成23.5亿元,增长22.0%。规模以上投资施工项目4494个,其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046个。在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产投资完成45.2亿元,增长130.4%;二产投资完成646.8亿元,增长13.0%;三产投资完成807.9亿元,增长138.7%。城镇投资完成1174.5亿元,增长30.1%;农村投资完成325.4亿元,增长18.0%。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住宅投资150.1亿元,增长27.0%。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8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全员劳动生产率123992元/人,增长9.1%。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2749.8万平方米,增长7.2%,占施工工程面积的74.3%。

五、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56.1亿元,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46.3亿元;场站、港口、机场、地方铁路建设等完成投资9.8亿元。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996公里(含村道140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2公里,公路密度达137.4公里/百平方公里。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12.2万辆,其中客车7662辆(含出租车4088辆);载货汽车56997辆;其他机动车及拖拉机57863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5620万人,旅客周转量102.6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6021万吨,货物周转量130.4亿吨公里。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53.2万吨。航空运输完成客运量28721人,货运量14158吨。青临铁路完成货运量50万吨。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亿元,比上年增长5.3%。信函3725万件,增长5.7%;包裹26.0万件,下降8.9%;特快专递203万件,增长29.3%;报纸9469.9万份,增长20.7%;杂志156.5万份,增长154.8%。邮政储蓄平均余额131.3亿元,增长2.5%。

电信业保持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57.7亿元,比上年下降0.3%。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532.3万户,增长17.4%,固定电话用户数(含小灵通)236.3万户,下降8.2%。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2008年,在全国城市信息化50强评比中我市列41位。全市通信光缆总长度67.3万芯长千米,互联网出口带宽90G,电话普及率92.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超过100万户。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90万户,比去年增加20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85%。

六、国内贸易与现代物流业

国内消费市场稳中有升。200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按销售地区分,城市零售额实现482.5亿元,增长23.5%,县零售额实现52.7亿元,增长24.6%,县以下零售额实现295.2亿元,增长22.2%。按行业分,批发贸易业零售额180.3亿元,增长37.0%;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30亿元,增长20.0%;餐饮业零售额75.5亿元,增长22.1%。

城乡市场网络体系不断完善。2008年,城区各类商业网点发展到3.6万处,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13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104个。全市新建改建“农家店”510个,累计达到4289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农村配送中心16个。各类农业生产资料村级服务站6592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展到100处。

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2008年,全市物流企业发展到2100多家,物流总额过50亿元的企业发展到16家,过100亿元的5家。鲁东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速度加快,进园项目达到56个,配送范围覆盖到全省大部分地区。

七、对外经贸、招商引资与旅游

对外经贸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出口65.4亿美元,增长26.2%;进口18.4亿美元,增长38.8%。按企业性质划分,三资企业出口27.3亿美元,增长21.4%;集体、民营企业出口29.2亿美元,增长40.0%。按大类商品划分,机电产品出口14.4亿美元,增长63.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亿美元,增长81.1%,化工产品出口11.9亿美元,增长40.0%,纺织服装出口17.2亿美元,增长21.3%,农产品出口10.2亿美元,下降5.5%。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65个,合同利用外资7.56亿美元,增长37.3%,实际到账外资4.85亿美元,增长17.0%。完成对外承包劳务新签合同额17.5亿美元,营业额8.3亿美元,外派人员5842人次,分别增长11%、106%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