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2008年,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673个,实际到位资金630.5亿元,同比增长35.1%。 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共188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5%;旅游总收入148.5亿元,增长36.2%。接待国内游客1869.3万人次,增长32.2%;国内旅游收人143.6亿元,同比增长35.1%。 八、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完成25.2亿元,增长9.3%,营业税完成22.8亿元,增长24.2%,企业所得税完成12.4亿元,增长24.5%,个人所得税2.4亿元,增长5.7%。财政总支出完成182.3亿元,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60.4亿元,增长18.7%。在财政总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7亿元,增长13.5%,公共安全支出9.9亿元,增长24.5%,教育支出51亿元,增长32.2%,科学技术支出4.4亿元,增长20.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亿元,增长3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5亿元,增长30.5%,医疗卫生支出8.7亿元,增长42.2%,环境保护支出4.1亿元,增长114.5%。 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大幅增加,经营效益明显提高,支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60.05亿元,比年初增加407.82亿元,增长24.7%。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332.46亿元,比年初增加287.36亿元,增长27.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1513.4亿元,比年初增加302亿元,增长24.9%。货币持续回笼,全年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42.8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合计38.9亿元,同比增盈16.2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市产、寿险累计实现保费总收入5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产险实现保费收入15.9亿元,增长16.6%;寿险实现保费收入40.7亿元,增长47.1%。全年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9.8亿元,增长27.3%;其中产险支付赔款8.6亿元,增长27.7%,寿险支付赔款1.2亿元,增长18.9%。 九、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市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排名第36位,居地级市第15位,被评为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实施各类各级科技计划365项。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4项,争取资金8732万元。在全省首次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中,全市有64项产品通过认定。科技成果培育迈上新台阶。全市培育科技成果216项,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149项,有2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13个研发平台形成研发能力,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 专利工作成绩突出。2008年,全市共申请专利4858件,比上年增长26.4%;专利授权2586件,增长23.8%;发明专利申请623件,增长18.9%。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全市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6%,重点产品的采标率达70%以上。有3家企业顺利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确认,实现零的突破;通过AAA级确认的企业23家;AA级确认的企业135家,列全省各地市之首。能源计量工作措施到位。全市累计有165家企业通过计量体系确认,11家企业的266个产品获得C标志。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全市已有120家企业的360个监控点的视频图像接入产品质量监管和应急指挥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8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26.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8.1%,比年初提高2.8个百分点。有80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7亿元,增长23.6%,完成工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17.1%。财政总收入23.9亿元,增长27.5%;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增长22.9%。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增长39.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增长32.5%。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81亿元,增长28.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23%。2008年,全区专利申请284个、授权193件,同比分别增长14.6%、13.5%。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5.2%;实际利用外资7045万美元,增长50.8%;出口总额完成3.9亿美元,增长73.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3亿元,增长32.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0.7亿元,增长1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9.9亿元,增长26.2%,完成工业利税32.6亿元,增长21.8%。 潍坊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56.7亿元,增长38.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8亿元,增长32.7%;出口创汇4.8亿美元,增长215.4%;财政总收入达到2.2亿元,增长1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0.1%。高新技术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年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企业4家,新增省、市级研发中心3个。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42个,总投资40.5亿元。 潍坊出口加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51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673万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7683万元,增加值538万元;实现进出口额1586万美元,其中出口额1297万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6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7万元。 十、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共完成城市建设总投资56亿元,其中中心城市38亿元。中心城市突出抓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一组团城市艺术馆竣工,二组团青少年宫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主体封顶,三组团图书馆和科技馆基础垫层全部完成;奥体中心地基基础和看台主体全部完成。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中心城市新改扩建福寿街、庄检路、民主街、金马路、泰祥街等31条道路,城市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坚持“高大密厚多彩”绿化,以绿制胜的城市特色彰显。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为49.23%。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发展实现新突破。2008年,全市小学1347处,在校生58.2万人;初中348处,在校生28.2万人;普通高中63处,在校生17.4万人;普通高校10处,在校生11.3万人。初中升学率90%,高中段普及率持续上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绩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地市级首位。中职招生实现重大突破,2008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多渠道招生54601人,占高中段招生数的比例为51.0%。新成立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48家,投资过亿元项目5个,过千万元项目16个。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万人。在省政府年度教育督导评估中,总分名列全省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