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烟台市统计局

金银珠宝、建筑及装潢材料、儿童玩具类增幅较大。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61.1%,儿童玩具类零售额增长57.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49.5%,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零售额增长47.1%,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8.2%,家具类零售额增长23%。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据海关统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14.8亿美元,增长43.6%。其中,出口64.83亿美元,增长44.2%;进口49.97亿美元,增长42.8%。在外贸出口中,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完成29.6亿美元,增长31.7%;加工贸易完成35.2亿美元,增长56.7%。按出口商品结构分,初级产品出口17.5亿美元,增长27.6%;工业制成品出口47.4亿美元,增长51.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2.7亿美元,增长85%。按市场结构分,对亚洲市场出口和进口分别为34亿美元和3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出口、进口总额的52%和64%,其中对日本出口和进口分别为15.2亿美元和6亿美元,对韩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为9.4亿美元和20.2亿美元。欧美市场增长较快,对我市出口贡献率达到65.4%,其中对欧洲市场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为9.2亿元和6.6亿元,分别占全市出口和进口的14.2%和13.2%。

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265项,增长28.2%;合同外资额65.06亿美元,增长54.9%,其中合同外商直接投资61.11亿美元,增长50.7%;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增长77.5%,其中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9.08亿美元,增长44.5%。

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同额2亿美元,增长20.4%;完成营业额1.68亿美元,增长21.2%;外派劳务人员8029人次,增长20.8%;年末在外人数1.19万人,增长20.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561.3公里,其中一级公路通车里程634.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68.9公里。全社会完成旅客运输量9315万人次,增长6.7%,其中公路旅客运输量8759万人次,增长6.9%;铁路旅客发送量246.8万人次,增长6.7%;水路旅客运输量250万人次,下降2.7%。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量16199.3万吨,增长27.9%,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13608万吨,增长29.1%;铁路货物发送量686.8万吨,增长9%;水路货物运输量1903万吨,增长27.7%。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8502.9万吨,增长17.8%。

航空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执行航线61条,平均每周有143个航班。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1.47万吨,增长33.2%;客运量59.2万人次,增长15.6%。旅客吞吐量117.75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53万吨,分别增长17.6%、38.3%。

邮电通信业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56亿元,增长13.3%;电话装机容量328.12万门,增长4.1%;固定电话拥有量245.28万部,增长3.6%;移动电话拥有量269.19万部,增长17.5%。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54.56万人次,增长22%,其中,国际游客18.51万人次,增长24.2%;国内游客1436.05万人次,增长22%。旅游总收入117.54亿元,增长26.5%,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32亿美元,增长25.8%;国内旅游收入106.69亿元,增长26.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93.5亿元,增长24.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7.04亿元,增长36.0%。其中营业税17.12亿元,增长17.7%;增值税15.46亿元,增长105.8%;企业所得税7.97亿元,增长18.5%;个人所得税2.28亿元,增长22.6%。全市国地税完成税收收入189.25亿元,增长22.2%,其中国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127.78亿元,增长21%(其中国内税收87.35亿元,增长25%);地税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61.47亿元,增长24.8%。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证。全市财政支出114.11亿元,增长24%。

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1683.2亿元,比年初增加207.95亿元;本外币贷款1148.4亿元,比年初增加169.02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36.12亿元,比年初增加209.7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372.34亿元,增加13.54亿元;储蓄存款1015.41亿元,增加122.0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15.51亿元,比年初增加168.0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655.69亿元,增加40.28亿元;中长期贷款317.11亿元,增加38.97亿元。

证券交易增长较快。至年底,我市证券营业机构20个,股民开户25.35万户,增长0.2%。年交易额444.6亿元,增长2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商业保险机构达15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6.43亿元,增长5.8%;受台风、雪灾影响,保险赔款增幅较大,全年赔款支出6.9亿元,增长39.7%;赔付率18.96%,上升4.56个百分点。

九、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再上台阶。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36项,列入省各类科技计划120项,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98项。全市专利申请2430件,其中发明专利527件,专利授权800件,实施专利技术927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400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20.34亿元,增长6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8.61%,比年初提高4.9个百分点。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50多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奖45项,市奖5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的55.2%。全市共建立36处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重点的企业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23处。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学前教育:全市有幼儿园1575所,入园幼儿3.83万人,在园幼儿11.89万人。

义务教育:全市有小学980所,招生5.78万人,毕业生6.85万人,在校生33.1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9%,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为100%。初中290所,招生7.17万人,毕业生10万人,在校生30.45万人。盲聋哑学校9所,招收残疾儿童106人,毕业生109人,在校残疾儿童911人。

高中段教育:全年全市高中阶段共招生8.96万人,包括技工学校招生1.2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为88.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为43.4%,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普通高中66所,招生4.34万人,毕业生3.64万人,在校生13.3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79所,招生3.77万人,毕业生3.05万人,在校生11.33万人。驻烟普通中专17所,招生1.52万人,毕业生1.26万人,在校生5.06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现有驻烟普通高校8所,二级学院4所,分院2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数4.27万人,在校生13.03万人;招收成人本、专科学生数1.01万人,在校生数1.9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