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12 潍坊市统计局

工业品价格呈逐渐回升态势,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5%,降幅较上年缩小1.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9%,重工产品下降0.2%,生产资料下降0.7%,生活资料持平。企业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5%。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全市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规定,确保离退休、下岗职工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增发住房补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据抽样调查,2001年全市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03元,比上年增长15.8%;人均消费性支出5575元,增长5.6%。其中人均食品支出1961元,增长9.2%;保健支出312元,增长8.8%;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61元,增长39.9%。年末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电冰箱(柜)103台,洗衣机80台,空调器26台,移动电话15部,家用电脑和家用汽车从无到有,百户居民分别拥有6台和2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79元,增长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3元,增长5.7%。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全市积极开展用工预测、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劳动保障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全年通过劳动力市场求职登记的达到3.4万人次,有1.72万名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职工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60.2万人,比上年减少6.6%;全年工资总额53.6亿元,增长6.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748元,增长13.4%。

社会福利、救灾捐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乡低保投入资金1548万元,保障困难群众4.4万人,社会力量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4.7万对,投入救助金和实物折款4900万元;建立经常性捐助接收中心13个,接收价值500多万元。发行社会福利彩票1.4亿元,筹集福利基金4200万元,救灾支出573万元;投入1400万元资助34个城市养老、为老服务项目;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到36家,床位800张;258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 7012人。城区社区服务中心达26处,服务网点发展到2600多处,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机制,改进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全市计划生育率达99.4%,人口自然增长率3.82‰。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845.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4.65万人。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02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