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资本市场规模明显扩大。全省境内上市公司87家,境外上市公司56家。新增境内上市企业5家,境外上市企业15家,12家企业实现境内再融资,新增融资总额为272.6亿元。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倍;投资者入市资产规模2089亿元,增长2.1倍。境内公司在沪深两市的年末总市值8098亿元,流通市值5888亿元,分别增长1.4倍和1.1倍。期货市场交易活跃。期货公司全年代理期货交易量3517万手,交易金额1.9万亿元,分别增长41%和89%。

保险业蓬勃发展。实现保费收入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4.7亿元,增长36.3%;人身险保费收入357.0亿元,增长23.1%。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171.7亿元,增长42.0%。资本实力明显增强,保险业总资产达982.2亿元,增长14.6%。累计为7509.7万人次提供了商业性养老、健康保险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大到25个县区,试点险种增加到11个。共有42家保险公司在我省设有营业机构,有7家外资公司在我省设立营业机构。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46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专利申请量46849件,比上年增长22.4%;其中, 发明专利申请量8795件,增长21.5%。专利授权量22821件,增长43.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35 件,增长31.4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共有住鲁两院院士3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70人。

信息产业规模和效益大幅增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含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企业1814家,比上年增加14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实现利润、利税156.9亿元和249.1亿元,分别增长34.1%和29.0%。软件业快速发展,实现软件收入308.0亿元,增长34.1%,利润、利税分别增长36.0%和34.0%,软件外包服务、软件业务出口分别增长1倍和39.2%。信息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骨干传输网带宽达到400G,国内出口带宽达到60G,覆盖全省。互联网网站7.0万个,增长84.4%;上网人数1256万人,增长11.5%。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推进高新区创新型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9.2%,比年初提高3.0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已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为3家和5家。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信息通信研究院建设进展顺利,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开工建设。

质量兴省战略顺利实施。全省已经有世界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产品271个,增加86个;山东名牌产品1370个,增加188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60个,增加66个。全国驰名商标81个,增加1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9个,增加4个;省级质检中心40个,增加7个。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8个,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05家。采用国际标准8485项,新批准发布山东省地方标准331项,其中节能标准111项,服务标准55项。

气象地震等科技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气象综合观测业务扎实推进。新建区域气象观测站120个,建成4个岸基、海岛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17市DVB-S系统建成,建立了与山东海事局、民航、电视台、地震局的信息传输专线。人工增雨增加降水8.8亿立方米。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涉及山东的分项工程全面完成,已有82个测震台,25套流动观测台,6个卫星定位(GPS)观测站,应用流动台组网技术实现了现场与台网中心的同步对接。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提高。启动了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基本实现了航天航空遥感影像的新一轮覆盖,完成近1900幅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任务。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加快,90%以上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十大实训基地与86家企业联合办学,100所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在825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超过45万人;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资助力度加大。安排1.3亿元为12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13万名家庭困难寄宿生进行补助;安排1.1亿元政府助学金资助贫困高中生;城乡中等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获国家助学金5.8亿元;高等教育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资助政策日趋完善。

表6  2007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招生数(万人) 在校学生数(万人)

 数量 增减(所) 人数 增长(%) 人数 增长(%)

研究生教育 32 1 1.7 12.3 4.7 12.0

普通高等教育 111 2 45.3 1.9 144.0 7.6

中等职业学校 782 13 45.9 8.0 121.5 6.3

技工学校 186 7 15.9 6.7 38.5 7.5

普通中学 4039 -136 162.5 -1.3 520.3 -6.1

小学 14064 -547 111.5 4.0 634.0 1.8

特殊教育学校 144 4 0.3 37.6 2.0 16.8

幼儿园 14914 -915 87.6 38.1 163.3 20.9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网。已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29个,民间艺术之乡25个,省级文化先进县67个。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18个,艺术表演场馆9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8个,博物馆76个。拥有各级各类档案馆204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63个;馆藏档案1360万卷(件),馆藏资料280万册,开放档案332万卷。拥有公共图书馆145个,出版各类图书6573种、报纸84种、杂志262种。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4%和97.2%;有线电视用户1297.6万户,比上年增长16.5%。

卫生事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拥有卫生机构7.8万所,其中,医院1180所,卫生院1770所,卫生防疫机构178所,妇幼保健机构15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7万人,注册护士10.4万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建设规模55.5万平方米,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10家,服务人口覆盖率超过50%。36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造房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设备配置和技术骨干培训项目顺利实施;1127所乡镇一般卫生院改造主体建设项目完工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