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31331家,比上年增加4464家,增长16.6%。实现增加值11122.8亿元,增长23.6%;其中,非公有工业增加值7254.3亿元,增长30.0%。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4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利润2634.0亿元,增长26.3%;实现利税4283.6亿元,增长2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5,比上年提高17.2点,继续呈稳步提高态势。产销衔接状况进一步向好,产品销售率为98.5%,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7.3%,减少1.1个百分点。

制造业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0%。实现利润1909.8亿元,增长30.9%。制造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2.1%提升到23.9%,实现利润500.1亿元,增长34.2%,比全省制造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幅分别高3.3个和7.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结构优化。120种重点调度的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00种,占83.3%,有31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30%。环保专用设备产量增长41.9%,电子产品增长较快,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1.7倍,手机、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70.8%、40.6%和93.5%。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全部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5719家,比上年增加4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788.6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200.2亿元,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9.5亿元,增长7.3%;实现利税46.2亿元,增长4.7%;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49.1亿元,增长12.9%;实现利税154.0亿元,增长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全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投资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14.9亿元,增长19.8%,回落14.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9.8亿元,增长19.1%,回落11.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渐趋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20.8%、20.1%和18.7%。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加强,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增长82.9%,环境管理业投资增长37.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41.1%,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1.5%和38.7%。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投资下降或增速回落,煤炭行业投资下降31.5%,冶金行业投资下降10.3%;纺织和电力行业投资分别增长0.4%和12.6%,增幅分别回落31.7个和3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建设趋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增幅回落7.2个百分点。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增长27.8%,占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的7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3.3%,占12.3%;办公楼投资增长22.1%,占3.0%。土地利用情况好转,购置土地面积减少16.6%,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增长45.7%。

建设资金供应充足。全部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1517.9亿元,比投资完成额多383.3亿元,增长20.5%。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是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72.1%。省外资金进入加快,利用国内省外建设资金增长52.5%。

商品房建设和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18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6%;房屋竣工面积3383.2万平方米,增长7.0%;房屋销售面积3797.2万平方米,增长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的91.2%,在住宅销售总量中,普通商品住宅占75.1%。住宅空置面积比上年下降7.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为“十五”以来最高增幅。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5219.3亿元,增长1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3.3%。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带动作用更为突出。城市实现零售额5322.4亿元,增长17.0%,农村实现零售额1800.2亿元,增长14.1%,城市零售额增幅较农村高2.9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发展良好。批发零售业规模日益扩大,优势日渐显现,实现零售额6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2%。住宿餐饮业成为消费市场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实现零售额887.2亿元,增长17.7%。

市场规模经营更具竞争力。限额以上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零售额19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增幅比限额以下企业高14.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814.1亿元,增长27.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4.3亿元,增长26.7%。

消费升级带动相关商品全面热销。以汽车、住房、娱乐为主的发展型、休闲型消费已逐渐形成新一轮消费热点。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统计,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商品均保持强势增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67.5亿元,增长29.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12.4亿元,增长40.9%;家具类实现零售额31.6亿元,增长27.4%;体育及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8.8亿元,增长30.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增长较快。实现进出口总额95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出口586.5亿美元,增长26.8%;进口366.4亿美元,增长19.6%。美国仍是我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对美国出口113.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19.3%。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提高2.3和1.9个百分点。

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过百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7个。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外商在房地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占服务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1.5%。韩国、中国香港投资仍居前两位,占全省的57.9%。新批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6个,其中美国国际纸业、法国标致等首次投资山东。

“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88家,协议投资总额5.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4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2%;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7.0亿美元,增长18.8%。外派人员4.1万人次,增长9.5%;期末在外人数8.4万人,增长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