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更新改造投资明显加强。全省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48.9亿元,比上年增长9.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17.7亿元,增长29.9%,快于基本建设投资增速20.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5.7%上升为18.6%。

产业投资结构不断调整。在国有及其他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受国债项目投资减少的影响,完成32.1亿元,比上年下降19.3%,其中水利投资完成23.2亿元,下降24.2%。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19.1亿元,增长17.3%,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40.7%,机械电子工业投资增长27.3%,轻纺工业投资增长59.3%。受电力投资减少的影响,能源工业投资下降2.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948.1亿元,增长14.8%,其中:综合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2.6%,金融保险业投资增长93.8%,商业饮食业投资增长55.1%,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社会服务业投资增长43.4%,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投资分别下降7.2%和14.7%。

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9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217.0亿元,增长48.4%,占全省房地产投资的74.4%。商品房施工面积4189.9万平方米,增长18%;竣工面积1556.5万平方米,增长9.1%;全年销售商品房1210万平方米,增长12.2%。其中销售给个人的1038.9万平方米,增长20.1%,占商品房销售总量的85.9%,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85.9亿元,增长20.8%。

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好转。全省建筑企业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开拓市场,使生产增长逐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省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76.4亿元,增长6.8%,完成增加值244.6亿元,增长7.3%,实现利税53.3亿元,增长11.2%;国有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全年完成总产值310.8亿元,增长11.7%;完成增加值74.3亿元,增长8.8%;实现利税12.8亿元,增长29%。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推行面明显提高,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50.1%,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7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1公里。全省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完成9.5亿人、389.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和12.1%;水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完成987万人、4.9亿人公里,分别增长20.1%和45.2%。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8.4亿吨、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9.1%和5.7%;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5464万吨、周转量3415.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2.7%和20.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6亿吨,增长22.0%。中央与地方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4639万人次,下降3.8%;旅客周转量完成289亿人公里,增长3.6%;货物发送量完成1.5亿吨,增长10.6%,货物周转量完成1080亿吨公里,增长5.7%。其中,省地方铁路发送货物763万吨,周转量4.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2.3%和5.4%。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9.2万吨,比上年增长6.2%;客运量达到495万人次,增长12.4%。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51.8亿元;年末全省长途电路10.8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38.9万路端;固定电话装机1479.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5.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2.9部。移动通讯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804.8万户,比上年增长60.6%。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4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8%。接待海外游客8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外国人59.2万人次、香港同胞12.9万人次、澳门同胞1.6万人次、台胞9.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亿美元,增长21.3%。全省接待国内游客8085.9万人次,增长15.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2.6亿元,增长19.7%。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城镇市场继续好于农村市场。全省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20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县以下农村零售额达802.8亿元,增长10.1%,城镇零售额增长幅度高于农村1.8个百分点。

“假日消费”成为消费品市场新的亮点。“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所在的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2%、11.4%和11.5%。“假日消费”拉动了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额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省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825.0亿元,增长12.7%,餐饮业零售额312.8亿元,增长17.9%。

各类商品销售均呈增长势头。吃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8.9%,其中肉禽蛋类增长57.2%,饮料类增长24.5%;穿的商品增长12.1%,其中服装类增长18.9%;用的商品增长8.3%,其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6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2.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8.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7.8%。吃、穿、用商品的比重分别为16.6%、16.8%和66.6%。

各种经济类型零售额发生新变化。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零售额549.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市场份额下降0.8个百分点;个体和私营经济零售额达1489.1亿元,增长13.3%,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60.5%,市场份额提高0.9个百分点;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增长11.2%。

批零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基本稳定。全省1778户规模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5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实现利润1.6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其中,批发企业亏损0.3亿元,比上年减亏1.7亿元;零售企业实现利润1.9亿元,比上年下降23.2%。全省规模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亏损面为35.2%,比上年增加9.7个百分点;毛利率为7.9%,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

亿元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全年商品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交易市场共324家,比上年增加7家,共实现成交额1911.9亿元,比上年增长6.2%。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进出口贸易增长较快。全省进出口总额28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181.3亿美元,增长16.7%,高于全国增幅9.9个百分点。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91.3亿美元,增长22.3%;加工贸易出口88.9亿美元,增长11.1%。全省实现进口10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贸易顺差73亿美元。

利用外资有新的突破。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058项,比上年增长11.9%;合同外资额71.6亿美元,增长27.6%;实际利用外资42.5亿美元,增长11.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额6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2亿美元,分别增长32.4%和21.9%;新批对外借款合同金额2.1亿美元,实际利用借款4.5亿美元,分别下降49.9%和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