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471.2亿元,比年初增加907.9亿元,比上年多增105.2亿元。年末企业存款余额2077.2亿元,比年初增加351.7亿元,比上年多增119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466.7亿元,比年初增加356.9亿元,比上年少增12.6亿元。在年末存款余额中,年末定期存款余额为3465.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6亿元,比上年少增49.7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209亿元,比年初增加919.5亿元,比上年多增122.5亿元。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00.7亿元(已扣除各商业银行剥离的贷款,下同),比上年多增194.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0.9亿元,比上年少增20.2亿元。分项目看,工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8.4亿元,比上年少增90.6亿元;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1亿元,比上年少增38.3亿元;而乡镇企业贷款、农业贷款、个体及私营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8、109.3、5.3亿元,比上年多增20、84.6、1.9亿元。全省累计净回笼现金112.4亿元,比上年多回笼77.7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2000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728项,比上年增加40项,增长1.1%。有21项重要技术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有两院院士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8人。全省专利申请量达10019件,比上年增加1430件,增长16.6%;授权专利6962件,比上年增加426件,增长6.5%。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省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成果显著。全省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预计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60亿元,利税68亿元。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316项,其中国家级85项。

星火计划成绩斐然。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198项,其中国家级85项,总投资41.5亿元。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4301个,比上年增长5.9%;从业人员24.2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2.7万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0962项,比上年增加1827项,增长6.3%;合同金额达28.8亿元,增长4.7%;技术交易额19.1亿元,增长4.9%。

防震减灾能力继续加强。全省数字地震前兆试验台网完成了12个台站的43项观测手段的数字化改造,震害预测、地震应急与辅助决策等分系统基本建成,地震速报速度由40分钟左右提高到15分钟。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的服务领域拓宽,完成了青岛地铁、青岛海湾大桥、东营黄河大桥、费县电厂等25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其它科技项目120余项。

技术监督工作继续得到强化。全年有526种产品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56种产品使用采标标志,采标产品累计6113种,使用标志产品累计472种,有5项采标新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计划。对4540余家定量包装生产和经销企业进行了检查,抽查定量包装商品2.5万批次,完成计量器具强制鉴定达289.9万台(件)。全省有1776家企业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646家企业的4039个产品获得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为规范市场秩序,全省进一步加大了打假工作力度,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0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4亿元,查处案件3.6万起,捣毁制售假窝点4150个。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完成城市建设投资98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6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2300吨/日,供水能力30万吨/日,城市道路面积450万平方米,园林绿地900公顷,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5个城建项目获得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7个项目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威海市居住环境整治工程、青岛棚户区改造工程和黄河滩区移民建镇工程被列为迪拜居住环境最佳和良好范例。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一控双达标”取得较大进展,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12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全省7795个工业污染源中,废水工业污染源3186个,其中依法关停了568个,有2616个主要污染物经治理达标;废气工业污染源4609个,其中依法关停600个,有4009个主要污染物经治理达标。青岛、烟台、威海市环境功能区已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新起色。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机动车用汽油无铅化,并在4个城市推行液化石油气与汽油“双燃料”试点。继威海、烟台、莱州、荣成市之后,青岛市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17个市政府驻地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均值较上年下降了24.2%,总悬浮颗粒物下降了15.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道路噪声声级值较上年也有所降低。全省累计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187个,总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190个,面积为109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46处,面积55.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5%。其中国家级4个,面积15.9万公顷。建立生态示范区21个,面积410.3万公顷。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在校生规模扩大。26个培养研究生单位共招收研究生3850人,比上年增加1233人;在校研究生8522人,增加2091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含58所普通高校及部分成人高校举办的高职班,不含电大普通专科班,以下同)共招生12.5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6万人,增加0.8万人;专科招生6.5万人,增加2.2万人;本专科招生数分别占招生总数的47.7%和52.3%。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0.4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18.3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专科在校生12.1万人,增加4.2万人;本专科在校生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60.1%和39.9%。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90.2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8.6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57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和43.5万人。全省小学招生及在校生人数继续减少。小学招生104.5万人,比上年减少11.6人。小学在校生774.9万人,减少95.8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99年的98%提高到98.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全省幼儿园2.7万所,在园幼儿数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3万人。全省141所盲聋哑学校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在校生1.7万人。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共招生8.2万人,在校学生22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2.3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833.6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774.1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8.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