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厦门市统计局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笔记本计算机135.03万台,增长33.9%;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1358.78万台,增长16.5%;彩色电视机422.17万台,增长20.2%;合成纤维单体121.93万吨,增长8.7%。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8.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0%。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51亿元,增长36.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62.60亿元,增长45.4%,安装工程产值11.77亿元,下降26.4%;当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价款204.68亿元;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11.23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4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2.10亿元,比上年净增260.48亿元,增长66.5%,增幅比上年提高34.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基础建设投资274.65亿元,增长59.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5%,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9.2%;城镇工业投资146.91亿元,增长25.1%,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6.38亿元,下降24.7%,城镇制造业完成投资120.53亿元,增长46.3%;城镇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14.71亿元,增长98.5%;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投资38.27亿元,增长72.7%,其中教育行业完成投资25.52亿元,增长62.6%,卫生行业完成投资6.28亿元,增长71.5%,文化体育行业完成投资6.22亿元,年增长1.3倍。

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13.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3%,比上年增长87.5%,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9.8%,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个百分点。全年拍卖土地42幅,总成交额达到145.31亿元;全年土地购置费完成108.57亿元,增长1.5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40.70万平方米,增长7.9%;商品房施工面积1996.95万平方米,增长31.1%;商品房销售面积433.27万平方米,增长32.6%;商品房销售金额274.70亿元,增长52.8%;商品房空置面积为46.92万平方米,下降28.1%。

重点项目投资进展顺利。全市共安排106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249亿元,项目数比上年增加36个,计划总投资增加125亿元。全年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9.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1.6%,完成全年计划的84.0%。环东海域综合整治、五缘湾片区开发、园博园、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等城市新区建设初具规模;pta二期、友达光电及其配套工程等大型生产性项目陆续动工建设;成功大道、环岛干道、仙岳路、疏港路改造等岛内市政道路,翔安隧道、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等进出岛通道,集美大道、环东海域旅游道路、杏林北外环、岛外快速路、环杏林湾道路、火炬(翔安)产业区配套道路工程等岛外干道,福厦铁路、港口设施、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展开。

投资主体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投资资金总额为878.46亿元,增长62.5%,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50.58亿元,下降18.9%;国内贷款325.29亿元,增长1.0倍;利用外资25.08亿元,增长9.5%;自筹资金226.80亿元,增长50.2%;其他资金到位242.69亿元,增长68.1%。

岛外投资力度加大。全年投向岛外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5%,岛外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超过半数,为52.0%。其中岛外房地产完成投资7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倍。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 通

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7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旅客运输量5804万人次,增长7.5%;旅客运输周转量121.76亿人公里,增长12.5%;货物运输量4550万吨,增长26.0%;货物周转量550.2亿吨公里,增长33.0%。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2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7792万吨,增长16.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01.3万标箱,增长15.7%,继续保持全国第七位;厦金水运直航突破60万人次,达到60.75万人次,增长17.2%。厦门空港通航城市已达到81个,在厦门机场运营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达21家,已开通 37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地区城市的航线。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750.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30.71万人次,增长7.5%;空港货邮吞吐量17.50万吨,增长10.3%。

邮 电

邮政电信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57亿元,增长13.5%;电信业务总量37.93亿元,增长17.9%。全市市话(含小灵通)年末用户数198.2万部,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235万部,电信宽带用户总数达31万户。

旅 游

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5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4%,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01.17万人次,增长7.1%。接待过夜境外游客74.38万人次,增长2.9%;接待过夜国内游客931.67万人次,增长12.3%。国内旅游收入206.99亿元人民币,增长11.2%;旅游外汇收入5.75亿美元,增长4.2%。

六、国内贸易和引进内资

国内贸易

消费品零售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0.04亿元,增长17.1%,占零售总额的82.6%;住宿餐饮业全年实现零售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零售总额的13.0%。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体育、娱乐用品类休闲商品实现零售额1.81亿元,比上年增长42.1%;金银珠宝类、服装类、食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3.02亿元、13.73亿元和30.09亿元,分别增长25.3%、23.3%和28.7%;汽车类实现零售额47.48亿元,增长27.8%,其中汽车零售量2.74万辆,净增6341辆,增长30.1%;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2.56亿元,增长3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14.91亿元、5.55亿元和4.13亿元,分别增长7.9%、67.9%和67.5%,其中数码相机零售量24759台,增长1.8倍,组合音响零售量2.01万台,增长1.0倍,影碟机零售量6.84万台,增长18.7%,家用洗衣机零售量6.22万台,增长22.7%,微波炉零售量6.14万台,增长66.8%,彩色电视机零售量10.45万台,增长28.3%,其中液晶等离子电视机零售量占彩色电视机零售量的17.9%,微型计算机零售量5.99万台,增长82.9%,移动电话机零售量44.94万部,增长2.24倍。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成绩喜人。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2696个;协议内资3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实际到资额238.66亿元,增长61.2%,其中,实际利用内资162.43亿元,增长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