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8 厦门市统计局

招商引资呈现出总量大、增幅高、质量优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实现了10.55亿美元,增长57.7%,其中,工业三大支柱行业吸收合同外资5.4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额一半,增长71.9%;第三产业中以房地产业吸收合同外资最多,增长了2.4倍;现代服务业吸收外资迅速推进,设立了第一家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和首家外资书店。新批超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一,合同外资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额的三分之二。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亿美元,增长35.1%,港资和台资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额的54.8%。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35家落户厦门,投资总额16.54亿美元。全年涉外税收71.5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44.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对外劳务承包合同总金额1.23亿美元,增长4.34倍;完成营业额0.76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外派劳务人员3583人,年末在外人数8642人,比上年末减少215人。

八、金融和证券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94.52亿元,比年初增加124.80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12.73亿元,比年初增加58.89亿元,比年初增长13.0%;本外币贷款余额1040.95亿元,比年初增加153.22亿元,比年初增长17.3%,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91.91亿元,比年初增加90.04亿元,比年初增长22.4%;短期贷款余额465.70亿元,比年初增加79.85亿元,比年初增长20.7%。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有效满足了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主要是支持市政建设项目、企业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资金融机构现金投放略为增加,全年净投放现金33.20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36亿元。外汇信贷较为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8.64亿美元,比年初减少1.72亿美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80亿美元,比年初减少1.04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25.1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4.10亿美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32亿美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4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3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融资2.7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0.59亿美元。

证券市场运行规范。年末,全市共有15家上市公司,股本总额48.49亿元,流通股本总额18.58亿元,总市值255.55亿元。拥有证券营业部23家,证券服务部7家,专业证券咨询公司3家;全年证券交易额707.17亿元,其中,a股(含基金)成交701.53亿元,比上年增加199.3亿元,b股成交6.7亿元,减少3.16亿元。期货营业部3家,期货投资者761户,期货合约年交易额628.53亿元,减少337.2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积极推进文教区建设,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4年,市教育部门继续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继理工学院正式建校、三所成人高校完成实质性合并之后,国家会计学院业已完成建设;进一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高中部分设”项目进展顺利,科技中学、舫山中学的一级达标校的验收通过,年内全市6所一级达标校和部分二级达标校优质高中扩大招生人数计1900多人,并首次向外地招生;到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1347所,全年招生12.91万人,年末在校生员共计51.7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0所,年内招生2.26万人,年末在校生6.11万人;普通中学70所,年内招生4.12万人,在校生11.85万人;小学375所,在校生14.66万人;幼儿园469所,在园人数4.4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45所,在校生3.04万人;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0.33万人;成人学校371所,全年招生0.82万人,年末在学人员11.23万人;各级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404人。全市有24011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高中段各类学校实际录取22756人,其中普通高中13570人,职业类学校9186人,普职比为6:4。全市高考报名人数11436人,录取率为89.45%,其中普通高考考生录取率90.97%,应届高中毕业生录取率达91.74%。城市住宅小区学校配套建设加快,农村教育和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岛外4个区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全市6万多农民工子女已超过半数在公办学校就读,并出台了经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实行免收借读费的地方政策。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全年办理登记科技成果110项,鉴定79项,2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2项获一等奖;专利代理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091件和1434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厦门大学的郑兰荪院士原子团蔟科研组成功捕获c50,是世界上首次合成出的比c60小的富勒烯;夏宁邵教授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首个戊肝疫苗;厦门大学与香港大学、汕头大学联合研制出了世界首个“禽流病毒(h5ni)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白血病诊断试剂盒在厦门成功面世,填补了该项目的国内空白;夏新电子笔记本电脑v3下线,实现了国产笔记本电脑整机自主制造的历史性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新认定技术贸易机构29家,科技中介机构5家,到年末全市已拥有技术贸易机构265家、科技中介机构15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1303项,实现技术交易合同总金额8.69亿元。占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的62%左右。到2004年末,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232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1家,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8家。

至年末,全市共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3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包括了年内新设立的宏发电声、虹鹭钨钼、海洋三所3家博士后工作站,以及著名汽车音响跨国生产企业日本歌乐电子设立的亚洲最大的汽车音响研发中心,中国建设银行设立的全国软件研发中心。光电子、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等科技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思明光电产业基地为核心的光电产业集群已现雏形,我市已顺利成为科技部首批授牌的4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之一。2004年,厦门第三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旺。2004年市文化部门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活跃社会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并成功申办2006年的第四届奥林匹克国际合唱比赛。其中富有特色的歌仔戏艺术节是我国首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两岸地方戏曲盛会和艺术赛事,实现了台湾艺术团体由厦门—金门直航来大陆交流的突破。此外,云南原生态舞蹈、刘德华演唱会等演出及文物艺术品的拍卖活动等的艺术活动项目的成功运作;“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晚会”、建国55周年系列文艺活动、厦门市第八届南音唱腔比赛、第二届鼓浪屿钢琴艺术节、“温馨厦门”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为全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厦门的城市文明。全年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参加全省第五届中青年演员比赛获奖牌总数22枚(其中金奖5个、银奖8个、铜奖7个,优秀组织奖2个),名列全省首位,创历史新高。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演员吴晶晶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分别通过了省级一级馆、二级馆的初步评估,群众艺术馆已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馆。市少儿图书馆还创办了全国首家原版纯英文少儿图书馆——明德英文图书馆。全年各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840场,其中国内演出774场,国内观众人次达77.31人次;电影院、影剧院电影放映场次2.24万场,观众达172.51万人次,电影放映(票房)收入共计110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