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08 厦门市统计局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0万人,失业保险55万人,工伤保险53万人,生育保险18.92万人,农村养老保险15.7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40%、46.37%、22.29%、15.25%、8.30%和4.64%。全年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163094.1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金92719.1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金60319万元,失业保险金7409万元,工伤保险金1900.36万元,生育保险金651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110.91万元;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有68846名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7%,并实现了100%社区管理。

十二、环境保护

环保工作成效显著,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优良。2004年,厦门城市环保投资指数达2.4%。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5.9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2分贝,全市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83.06%。全市空气质量良,空气质量优级率为41.39%,在全国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位。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93.12%;城市工业废水排放和汽车尾气的达标率分别为96.62%、81.1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82.2%;全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11.79%。市环保部门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建立规范长效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全市开展了查处营运车冒黑烟专项整治行动,机动车尾气路检合格率70.40%,年检车辆合格率89.20%;翔鹭纺纤废水零排放工程、银鹭集团和马塘村污水回用工程、狐尾山引污上山工程、明达工业园生态示范工程、多威电子、大嶝生态示范工程等示范项目基本完成。成立了“厦门市餐饮娱乐业油烟噪声专项整治办公室”,利用生物技术和蚯蚓处理餐厨泔水和水浮莲试点取得突破,城市餐厨有机垃圾、地沟油集中收集、处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全部建成,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已建成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无公害水果基地、5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和3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岛内生猪禁养的目标基本实现,岛外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废水处理已实现生态型零排放模式,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西海域清淤工作全面展开,养殖网箱、浅滩吊养、滩涂围网养殖100%拆除,滩涂养殖整治率达66.6%,海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思明区筼筜湖湖心岛,海沧区天竺山和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三个白鹭自然保护小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大屿白鹭自然保护区基础管护设施和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市人大还审议通过了《厦门市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规划》,无居民海岛的生态修复工作正式启动。

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已跨入国内先进行列。全市55家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完成,环境监理自动化监控系统和“厦门市环境实时在线稽查系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餐饮业污染源调查统计软件”开发成功,利用遥感与gis技术为污染源属地管理、规划、区域综合整治等工作提供空间信息得到基本保障;九龙江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投入运行,环境监测中心站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全面完成。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等绝对数指标和劳动生产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