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647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发送信函2009万件,比上年增长9.9%,其中,国际函件15.94万件,国内特快专递63.89万件,国际特快专递10.64万件。发送包件84.26万件,增长22.1%。全年报刊发行量2657万份,增长3.5%。挂发长途电话4693万次,增长25.9%。年末拥有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9.05万门,增长11.6%;拥有电话用户34.48万户,增长10.1%,其中住宅电话21.61万户,增长3%;小灵通用户10.93万户,增长3.1%;宽带接入用户10.52万户,增长48.8%。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继续提高。组织参加2006年中国国内旅交会、休博会推介活动、2006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农业休闲旅游。推出了“松江浦南乡村游”和“松江浦南观光-购物游”等一日游和二日游旅游线路。举办2006年上海旅游节松江区活动,其中“金秋山野”第二届佘山森林旅游节、月圆园“中国影子”艺术时尚周等七大主题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全区开通旅游交通服务线4条,共有星级宾馆10家,旅行社30家。全年旅游总收入16.94亿元,增长13.3%。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22万人次,其中,港澳台游客4.05万人次,增长6%;国外游客4.62万次,增长6.2%。

六、金融业

金融业务持续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区有银行16家。各项存款余额52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当年新增51.01亿元;贷款余额405.04亿元,增长7.7%,当年新增23.52亿元。个人消费贷款103.38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97.85亿元,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01亿元。全区各类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51.23亿元,现金支出940.09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88.86亿元。

资本市场有序、平稳发展。股票和基金交易市场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全年参加各类证券交易的有98.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1%,成交额173.84亿元,增长237.2%。成交额中,国家债券0.24亿元,股票160.04亿元,基金13.56亿元。

七、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19亿元,比上年下降5.6%(见图5)。其中,城镇投资62.56亿元,农村投资45.63亿元,房地产业投资116亿元。按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0.25亿元,下降8.8%,其中工业投资79.9亿元,下降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3.71亿元,下降3.7%。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0.1:35.8:64.1。按投资主体看,私营经济投资成为主要力量。全年完成私营经济投资86.52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8.6%。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9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轨道交通9号线完成投资5.15亿元,道路设施投资完成4.1亿元,市政公共设施完成投资6.74亿元。先进制造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国祥制冷一期、华升富士达项目建成,正泰电气、中联重工、健特生物等项目加快建设。大业领地地区总部以及九亭、中山生产性服务功能区启动建设。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段铺轨任务、6个站点主体结构和九亭车辆段动迁工作完成,新城站商业广场项目启动建设。相继完成了新浜铁路上跨立交、辰塔路北延伸、松蒸公路拓宽、沈砖公路拓宽、松卫公路辟建等重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完成了联络路、货场路路灯工程、谷阳北路交通渠化和慢车道拓建工程、西林路与松汇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荣乐中路拓宽改建工程等。完成对75个公共场所坡道、厕位、电梯、扶手、停车位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浦南渡口改造。

公用事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区有自来水厂13家,全年售水量10312万吨,其中生活用水4605万吨;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56.6万立方米。全年用电量49.9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工业用电34.8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73亿千瓦小时,增长22.5%。天然气接装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荣乐、民乐、通波等七个小区共7600余户居民的天然气接装工程。全年新增液化气用户1.35万户,新增天然气用户1.49万户,年底共拥有用户34.78万户,比上年增长8.9%。全区全年供应液化气54762吨,比上年增长14.2%;供应天然气85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3%。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完成商品房投资116亿元,下降7.5%;商品房施工面积1117.31万平方米,下降3.5%,其中新开工面积183.4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3.97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较快。共实现期房销售面积217.15万平方米,增长4.1%,销售额132.97亿元,增长15.5%;现房销售面积76.56万平方米,增长123.5%,销售额35.82亿元,增长216.2%;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97.61万平方米。存量房交易较为平淡,全年二手房成交过户面积(单向)56.36万平方米,交易金额29.36亿元。

八、对外经济和私营经济

外贸出口再创新高。全区完成出口产品总额198.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5%(见图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7.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4.33亿美元,增长40.5%,加工贸易出口183.72亿美元,增长24.5%。出口产品进一步优化,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全年机电产品出口达151.02亿美元,增长17.9%,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6.3%。园区集聚效应明显,松江出口加工区实现出口创汇160.4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81%。出口大户维持强势,全年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12家企业,共出口183.99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2.9%。其中,位于松江出口加工区内的“广达集团”出口136.03亿美元。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对亚洲出口66.36亿美元,增长18.3%;对欧洲出口57.58亿美元,增长23.8%;对北美洲出口66.51亿美元,增长32.2%;对拉丁美洲出口2.39亿美元,增长144.6%;对大洋洲出口4.3亿美元,增长24.9%;对非洲出口0.91亿美元,增长84.9%。

吸引外资平稳发展,外企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11个,总投资17.38亿美元,合同外资7.61亿美元,其中增资项目合同外资3.97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总额的52.2%。年内新批准和增资外资项目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3个,总投资12.58亿美元,占全区外资项目总投资的72.4%。投资项目中,现代服务业引资成绩显著,共新批项目20个,合同外资1.2亿美元,占全区新批项目合同外资总额的33%。年内外商到位资金6.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5%。全区已有1289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经营,比上年增加81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6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实现利润总额53.16亿元,净增19.36亿元。全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税收46.34亿元,净增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年内在松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6个,项目数居前五位的有:中国香港31个、美国30个、中国台湾28个、日本26个、韩国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