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努力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93.65%,农民社会医疗保障率99.39%。出台了《关于改善松江区农民就医问题的十大措施》,建立了“大病互助资金”,至年底,共有8.64万名农民参加了“大病互助资金”,筹集资金共682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问题。 救济、救助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发放粮油帮困卡27107张,救济农村特困户1499户。全年发放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14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791万元。 至年底,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1所,床位2592张。全区有标准化老年活动室30家。 国内合作 加强交流,促进区域友好关系。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河南郑州市、昆明富民县、四川彭山县、江西兴国县、江苏扬州市、南京江宁区等代表团来松江学习考察,交流工作经验。对口帮扶和援助工作稳步推进。全年落实对口支援资金880万元,其中云南380万元,西藏500万元。加大了对对口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为云南马关、丘北两县举办了一期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了两县学校校长、卫生院院长等28人来松学习锻炼。 对外贸易 积极培育出口新增长点,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完成出口产品总额157.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10.2亿美元,增长25%,加工贸易出口147.63亿美元,增长38.4%。松江出口加工区龙头效应明显,实现出口创汇127.81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81%。出口大户维持强势,全年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93家企业,共出口144.5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91.6%。其中,位于松江出口加工区内的“广达集团”出口114.56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迅猛,出口128.11亿美元,增长34.8%,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1.2%。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猛,出口总额为2.27亿美元,增长40.6%。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效果明显,对亚洲出口56.07亿美元,增长29.7%;对欧洲出口46.52亿美元,增长50.7%;对北美洲出口50.32亿美元,增长32.9%;对拉丁美洲出口0.98亿美元,增长12.7%;对大洋洲出口3.44亿美元,增长98.4%;对非洲出口0.5亿美元,增长111.6%。 吸收外资 吸引外资平稳发展,增资撑起半壁江山,外企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39个,总投资19.16亿美元,合同外资9.07亿美元,其中增资项目合同外资3.99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外资总额的44%。年内批准的外资项目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38个,总投资13.61亿美元,占全区外资项目总投资的71.1%。投资项目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全年批准的新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有223个,第三产业项目有16个,新批准合同外资分别为4.77亿美元和0.31亿美元,第三产业项目占全区新项目合同外资总额6.1%,第三产业项目中有新引进的凸版印刷地区总部和世界品牌直销折扣中心。年内实际到位资金7.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3%。全区已有1200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经营,比上年增加132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44%。实现利润总额29.5亿元,净增3.5亿元。全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税收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净增12.74亿元。至年末在松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3个,项目数居前五位的有:中国香港606个、日本543个、中国台湾523个、美国329个、英属维尔京群岛143个。 私营经济区 私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大力发展商贸型和科技型企业,举办了民营经济技术交易、科技人才交流洽谈会,吸引了2000多家民营企业和1000多名科技人才。全区有私营经济区32个,年内新发展企业13393户,年末实有注册私营企业45395户,注册资本507.8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或销售收入117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1%;纳税53.33亿元,比上年增长49.3%,占全区税收总额的46.2%,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49.9%。私营经济区中有商业企业28010户,占61.7%;工业企业8388户,占18.5%;社会服务企业6095户,占13.4%;建筑企业725户,占1.6%;其他行业企业2177户,占4.8%。 新城和园区建设 松江新城基本建成。特色风貌区基本形成,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顺利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新院基本建成,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建成开学,大学园区的文化体育中心已建成。三新学校、龙源路幼儿园、华亭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新城区就学压力。泰晤士小镇内,住宅已具备交房条件,教堂、艺术中心、超市、健康中心、商业中心、博物馆等一批公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泰晤士小镇以其浓郁的英伦风情与特色建筑吸引了四方客人纷至踏来,具备观光、旅游功能的商业街样板段为小镇乃至新城集聚人气发挥了良好的辐射作用,以小镇风情作为平台的各种活动,如啤酒节、狂欢派对、地校互动论坛等成功举办,10月底在泰晤士湖成功举办了全国摩托艇大赛。泰晤士小镇以33700万元的品牌价值跻身“2005年中国房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10”。 松江工业区以集约化发展为目标,整合土地、标准厂房等资源。年内开工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竣工5万平方米。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强了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和管理。以服务企业为重点,对纳税总量前十名和纳税增幅前十名的企业表彰激励,对20个项目进行梳理,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推进,对67家亏损企业梳理帮助。松江工业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48.77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占全区总量的63.3%;引进合同外资3.06亿美元;出口创汇135亿美元,增长43.6%;实现税收10亿元,增长25%。工业区累计吸纳外资企业351家,合同外资27亿美元,到位资金19亿美元。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有序推进。佘山高尔夫俱乐部球场建设全面完工,举办了HSBC(汇丰杯)国际高尔夫球冠军赛,有8万多人到现场观摩,近5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全球实况转播;月圆园雕塑艺术园一期完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世茂国际会议中心建设完成,由国际酒店公司艾美集团进行管理,已开始试营业;辰山国家植物园项目完成了概念性设计招投标;华侨城佘山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已举行奠基仪式;天马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农业观光区项目已完成前期的方案编制,目前进入规划审批阶段;文广影视摄制基地项目将加快建设进度,可行性报告即将完成。 现代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加快功能性开发,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上海农业科普展示馆的建设,完成了前期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土地报批、农具收集等工作,年底土建施工完成了结构封顶。加快建设上海特种蔬菜研发中心,通过高新技术、优质品种的引进研究和推广,增强园区示范、辐射功能,完成了120亩农田基础设施及办公、库房的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600万元的市级水利示范方建设项目,使园区核心区的二横四纵河道全部配置了生态河坡。新建了一座大型雨水收集系统,改善了园区的农田风貌和生态环境。完善了园区设施建设,新建专用温室8000平方米,连栋温室20000平方米,新建道路9.5公里,沟渠6.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