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在《松广新闻》栏目的基础上,开辟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来自基层的报道》、《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六个专栏。深入开展“万部好书、千场电影、百场文艺下农村、进社区、到工地”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为确保网络传输畅通、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对松江城区范围铺设有线电视光纤网地下管线15公里,架设连结各镇、园区的有线电视光纤主干网环网35公里。成立松江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推进文化领域综合执法。至年末,全区有影剧院10座,文化馆、站17个;公共图书馆、站15个,藏书71.3万册,全年接待读者39.5万人次;全年放映电影2776场次,观众110万人次;演出戏剧1269场次,观众35.1万人次。松江电视台每周平均播放电视66.5小时,全年播放电视画面新闻2955条,口播新闻545条。全区有有线电视站11个,有线电视用户17.79万户。区广播电台每日平均播放14.7小时。全年出版《松江报》102期,发行250万份。 卫生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贯彻落实《松江区改善农民就医十大措施》,建立了以镇、街道、园区为单位的合作医疗“大病”互助基金。制定实施《松江区社区预防保健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经费补偿机制。积极推进妇幼保健医院迁建工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方塔中医医院门急诊大楼改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完善医疗质控网络,成立17个专业质控小组,制定各专业质控标准和制度。积极推动三医联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年完成诊疗2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收治住院病人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至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医院20所;卫生技术人员1989人,其中医生907人,护师、护士699人;拥有病床3701张。全区有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17个,村医生和卫生员400人。全年完成医疗设备投资3206万元,基本建设投资3000万元。无偿献血工作再创佳绩,全年献血人数为18083人,比去年增长45.1%。年内开办民办医疗机构6家,全区现有民办医疗机构24家,其中医院4家,门诊部20家。 体育 全民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得到协调发展。实施“人人运动计划”、推进市民“六个一”活动。开展了“全民健身宣传周”、“市民体育健身日”等传统性活动,举办了“和记小菜杯”元旦迎春长跑赛、“迎世乒赛人人运动”排舞大赛、区第二届“建行杯”乒乓球邀请赛、区“方松杯”桥牌邀请赛,参加了上海市第八届社区健身大赛,举办各类体育知识培训班35次。新建1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个社区健身苑、1个市民体质监测站和20个健身点。至年底,全区有3个公共运动场、2个体育公园、12个健身苑、180个健身点。承办了全国室内五人制甲级队足球联赛、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中国足协杯联赛、“松江天然气杯”全国足球业余队联赛、POLO杯新秀场地挑战赛、“松江新城”杯全国摩托艇精英赛、汇丰银行杯高尔夫冠军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均获得了圆满成功,有力地提升了松江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松江区体育总会正式成立,吸纳了80个会员单位、139名会员。全年承办了8次全国性体育比赛、10次市级体育比赛,举办了14次区级比赛。年内参加市级比赛的运动员有450人次,获金牌37枚、银牌34枚、铜牌51枚。 六、人民生活 人口 全区年末户籍人口522138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非农人口369788人,增长3.9%。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出生人口3631人,出生率7.01‰,死亡人口3601人,死亡率6.95‰,自然增长率0.06‰。 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年内实现新增就业岗位49030个,完成市计划数的169.1%,区计划数的148.6%;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968人,完成市(区)计划控制数的99.5%;安置“南劳北上”2811人,完成计划数的140.6%;“纯农户”和“双困户”已全部安置,率先实现“零纯农户”。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开发“万、千、百人就业项目”,安置失业、协保人员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6176人。对交通协管、河道保洁、林业养护、市容环境协管等项目的扩容工作基本完成,共录用2043人。全年共发展自主型非正规劳动组织和微小型创业项目共500户,创造就业岗位4366个。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536人次,全年培训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7719人,就业率达91.3%。全年在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有6200人次,推荐录用3800人,推荐成功率达65%。 城乡居民收入、储蓄和居住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24888元,比上年增长10.3%;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2元,增长11%;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8312元,增长10.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7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9平方米,增加1.4平方米。 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据千户抽样调查显示,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146台,轻骑摩托车112辆,洗衣机83台,热水器63台,电话机109台,移动电话122部,电冰箱88台,家用空调65台,家用电脑20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土地、能源和环境的约束趋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更加迫切;就业和社会保障承受的压力仍然较大,切实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完善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充足,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城市综合管理相对薄弱,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仍在继续,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开源节流、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更加迫切。 说明: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松江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额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均以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