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6 上海市统计局

对外贸易

积极实施促进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完成出口创汇7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创汇71.6亿美元,增长217.4%,内资企业出口创汇0.75亿美元,增长79.6%;一般贸易出口创汇5.02亿美元,增长35.9%,加工贸易出口创汇67.32亿美元,增长249.3%。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创汇60.05亿美元,增长280.4%,占全区出口总额的比重达83%;传统的纺织、服装、箱包、鞋类产品出口创汇4.08亿美元,增长21.6%;塑胶、化工产品出口创汇2.6亿美元,增长22.2%。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其中对亚洲出口25.62亿美元,增长82.9%;对欧洲出口19.44亿美元,增长4.2倍;对北美洲出口25.98亿美元,增长4.9倍;对拉丁美洲出口0.26亿美元,增长53.3%;对大洋洲出口0.88亿美元,增长5.9倍;对非洲出口0.16亿美元,增长35.7%。位于松江出口加工区内的达丰电脑公司全年出口达52.91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量的73.2%。

吸收外资

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75个,合同外资28.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增资项目合同外资2.36亿美元。年内实际到位资金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年内批准的外资项目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61个,吸收外资合同资金25.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7.9%,占全区新批外资项目合同外资的90%。全区已有886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经营,比上年增加177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8%。实现利润总额19.28亿元,净增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3%。全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税收17.66亿元,净增5.87亿元,比上年增长49.8%。至年末在松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3个,项目数居前五位的有:香港509个、台湾464个、日本433个、美国281个、英属维尔京群岛108个。

国际劳务合作

多渠道开拓海外劳务市场。年内与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际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国际劳务合作项目96项,比上年增长33.3%;派出劳务人员221人,比上年增长104.6%;合同金额4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2%。

私营经济区

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区有私营经济区31个,年内新注册企业8335户,年末实有注册私营企业30842户,注册资本304.2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或销售收入664.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纳税25.78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4.5%,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达52.8%。私营经济区中有商业企业19503户,占63.2%;工业企业6322户,占20.5%;社会服务企业3272户,占10.6%;建筑企业439户,占1.4%;其他行业企业1306户,占4.3%。在私营企业中,全区已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级百强企业6家,全年共有117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

新城和园区建设

新城风貌日益显现。松江大学城第二期工程加快建设,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十月如期开学。学生街全长2.5公里,主要工程和景观工程全面竣工。新城核心区已完成城市道路38公里(包括各类管线路灯及交通信号设施),完成沈泾塘景观湖泊的开挖。中央公园三期、市民广场等公共绿地全部建成,中央公园四期绿化工程全面开工。建成一批住宅小区,全年竣工商品住宅面积113.47万平方米。建成松江商业广场、南其昌路、祥和路商业街约8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1平方公里的特色风貌区实质性启动,超市、会所等公建项目全面施工,市政厅结构封顶,部分样板房住宅可供参观。

松江工业区今年进行了区域大调整,分为工业区一期、东部新区、西部新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等四大区域,现总体规划面积42.26平方公里,占松江试点园区59.8平方公里的71%,已开发利用面积30平方公里。工业区一期1992年批准启动,现已建成20.56平方公里的市级工业区;东部新区位于车墩镇和新桥镇交接处,规划面积6.15平方公里;西部新区即为科技园区核心区,可开发使用面积12.55平方公里,台积电项目位于其中;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分A、B两区,A区2.98平方公里项目全部落实,B区年初批准,其一期1.3平方公里于11月封关运作。松江工业区中的市级工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88.9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倍,占全区总量的50.4%;有32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这些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57亿元;两个园区累计吸纳外资项目304家,合同外资40.23亿美元,到位资金14.35亿美元。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与上海都市旅游相适应的项目建设。上海佘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月湖雕塑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精心策划,成功举办了2003皇家上海佘山沙雕节、“佘山月湖山庄”老上海婚典系列活动、上海佘山首届“山地丛林”彩弹射击大赛、上海佘山“三山”原生态游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

松江科技园区调整了区域,以“台积电”和“出口加工区”为依托,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几个市科委认定的双高项目,如复旦天臣、北玻玻璃,红斯电子二期等。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水泥路8公里、砂石路15公里、水泥明沟29公里、地下渠道2公里、农桥11座、排涝泵站2座、添置钢管大棚220亩、农用仓库1800平方米。园区核心区再向南扩展1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高档玻璃温室和蝴蝶兰专用温室2.5万平方米,以及100亩的A型连栋温室和晶莹兰生物培训中心。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今年中高档花卉面积已增加到600亩,出口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优质瓜果蔬菜扩种1200亩,水产养殖基地向精品和规模化发展。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沪杭高速公路新城立交、玉树路跨线桥、花辰公路东段辟建、荣乐路西延伸、茸平路延伸、文翔路的油墩港大桥和洞泾港河道整治等工程全面竣工。施贤路西延伸、塔闵路西延伸、辰塔公路等工程按节点目标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松江段已全线开工。全区完成了25.7万平方米的“平改坡”工程。“西气东输”松江段工程完成并网。西部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主体建筑土建全部完成,铺设污水管道26公里,A1、A3、A5泵站已基本建成,核心部位可以运行。全区供电建设完成投资5.86亿元,其中:主要有A5嘉金高速公路1200万元,轨道交通9号线2156万元,松江科技园区一期工程1770万元,松江新城基础设施建设11500万元,解困房用电工程18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