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全年新建信息化项目33个。其中,MIS系统17个,GIS系统3个,OA系统3个,部门专业网站10个。 电子政务网功能进一步拓展。年内,“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全面改版,网站首页访问量为721次/天,网站点击数平均每天达到3.8万余次,是改版前的4倍。全区46个政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80条,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发布信息1259条,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页面访问总量达4.9万人次。年末,区门户网站已有栏目523个,公布网上办事事项629项,发布各类信息9918条。 网上办事功能进一步增强。年末,门户网站接受各类咨询582件,网上信访656件,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71件,主要集中在房屋动拆迁、城市规划、公积金和劳动保障方面。 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运作维护机制逐步建成。全年完成社保卡发放9142张,完成补、换卡5181张,发放高中学生学籍卡1687张,完成70岁以上老人蓝卡换红卡1737份,办理“市民信箱”2.08万个。社区以居住证申领、发放试点工作为抓手,加强对外来人口的信息管理,年内,建立了区“来沪人员综合数据库”。 全年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知识讲座和专题培训30多场,培训人数达850人次。 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建设进入和谐发展新阶段。年内,有5个街道建成市文明社区,使全区实现了文明社区全覆盖。至年末,全区共建成市级文明小区62个,区级文明小区14个,市级文明单位54个,市级文明示范标志区域2个,区级文明单位250个,区级文明行业9个,规范服务达标行业1个。城区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五、人民生活 人口 至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4.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1359人,出生率为4.3‰,死亡人口2578人,死亡率为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区域人口密度为4.15万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率95.7%,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99.5%。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2,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3。至年末,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82.54岁,高于上海市人均期望寿命2.25岁,居全市各区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之首。 劳动就业 健全就业责任体系,积极促进就业。至年末,区属单位从业人员4.1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3.88万人。再就业工程成效显著。全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2.89万个,其中新增非正规就业岗位2096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933人。推进万人就业项目,缓解困难群体就业矛盾。全年吸纳从业人员1099人,其中区内8个就业项目共安置失业、协保人员209名。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微小型企业发展。全区有非正规劳动组织979家,吸纳从业人员7306名;公益性劳动组织11家,从业人员1989人。实施“技能振兴计划”,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1万人次,新增见习培训基地6家,吸纳见习学员412人,培训后一次就业率达到59.7%。突出人性化服务,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全年区职业介绍所接受求职登记2.25万人次,推荐就业1.83万人次,推荐成功5574人次。发挥就业援助作用,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全年就业援助推荐就业成功2613人次,认定就业特困人员470人,其中低保家庭就业特困人员94人,就业安置率达到100%。 社会福利与救助 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共有床位373张,共收养老人286人。福利彩票销售稳步上升。全年福利彩票销售2559.64万元,比上年增长32%,筹集福利基金144.61万元。全年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共接受社会各界捐款308.6万元。年内,区民政局投入58.74万元,完成2个老年活动室建设。“金手杖”等助老服务项目,使4万多名老人受益。 年末,全区有9.03万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发放金额1355万元,其中有2.75万人次的协保人员享受到生活困难补助,发放金额371.26万元。积极开展帮困救助。年末,全区有15.3万人次享受帮困救助,发放金额1834万元,有1898人次享受医疗救助,发放金额175.2万元。有30人次获慈善助学,发放金额36.5万元;有1266人次获慈善助困,发放金额38.28万元;有524人次获慈善助医,发放金额26.2万元。全年区妇联共向85名困境儿童发放4.47万元“盛耀南奖励金”和“少年儿童活动基金助学款”。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全年配租552户,补贴资金429.97万元。其中,实物配租8户,租金配租544户,配租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至年末,全区有8581户、21.12万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有16.04万退休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1.91亿元,比上年增长7.2%。年末,全区有1.8万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参保人数在全市各区位列第一。 社会治安 加大防范力度,治安秩序明显改观。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2293起,其中“八类案件”54起,破案率31.7%;违反治安案件1782件,比去年下降35.2%;全年共发生火灾36起,比去年下降37.9%,火灾次数、物损、伤、亡4项指标全市各区最低。 注: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发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