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2 大连市统计局

51

原油加工量

万吨

2159.3

0.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570.3

2.2

煤气

万立方米

28773

0.4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5.5

19.0

滚动轴承

万套

7350.1

-10.0

金属轧制设备

万吨

1.2

22.1

制冷空调设备

万台(套)

88.9

18.8

起重设备

万吨

5.8

10

改装汽车

1072

22

程控交换机

万线

30.1

39.2

机车

310

21.1

民用钢质船舶

万总吨

186.4

51.8

打印机

万台

121.9

-12.5

激光视盘机

万台

414.9

41.9

发电量

亿千瓦时

170.3

17.6

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86.6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四个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73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其中,石化工业232.5亿元,增长6.2%;现代装备制造业327.9亿元,增长31.1%;船舶制造业88.3亿元,增长43.8%;电子信息产品工业88.4亿元,增长24.3%。

“两区一带”建设快速启动,先进制造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大窑湾临港区域汽车配套产业初具规模,德国大众和一汽集团汽车核心部件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大连湾临海区域形成了海洋工程、船用曲轴和风电设备等重型装备产业集群。渤海岸线STX造船、万邦修造船项目开工建设,中远造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主体工程完成,中石油保税库一期投产。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微电子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期投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6.2,比上年提高19.1个百分点,为近4年来最高水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3.3亿元,增长22.8%;利税总额260.9亿元,增长52.9%,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41.4亿元,增长120.8%,增幅比上年提高125.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27.8亿元,增长73.2%,占全市工业利税的49%。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

建筑业:建筑业平稳发展。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7万元/人,增长11.4%。

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大幅增长。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74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1%;竣工面积428.3万平方米,下降20.4%。完成商品房销售额461.1亿元,增长62.1%,其中住宅销售额424.7亿元, 增长75%。商品房销售面积828.2万平方米,增长3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83.9万平方米,增长37.5%。商品房空置面积193.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28.6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0.5%和17.1%。

五、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4%,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1616.6亿元,增长33.4%;农村投资314.1亿元,增长21.9%。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208.8亿元,增长38.2%;房地产开发投资407.8亿元,增长20.9%。

投资结构: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69.1亿元,增长23.7%;第二产业投资796.2亿元,增长38.1%;第三产业投资1065.5亿元,增长27.3%。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的3.8:39.2:57.0调整为3.6:41.2:55.2。

城市建设项目:全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80项,完成投资316.4亿元。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兴工街至张前路首条快速公交线路基本完工,快轨三号线续建工程主体完工,完成201路有轨电车线路改造工程等。城市地铁、海底隧道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完成黄河路、长春路中段等7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新建了黑石礁、医大二院、华北路等交通拥堵路段过街天桥。市区至开发区应急路市内段完工。煤气新厂二期、香海热电厂二期竣工投产,煤气日供气能力达到140万立方米。庄河电厂一期提前半年并网发电,红沿河核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星海湾水源热泵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小平岛水源热泵、北海热电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快建设,大连市成为全国唯一的海水源热泵技术示范城市。建成春柳河二期、马栏河二期、夏家河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23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2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大连市被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城乡消费品市场协调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加快2.5个百分点,增速创10年来新高。按地域划分,城市零售额918.7亿元,增长17.2%;农村零售额64.6亿元,增长16.5%。按行业划分,批发和零售业816.7亿元,增长17.4%;住宿和餐饮业156.6亿元,增长17%;其他行业10亿元,增长4.8%。按商品类别划分,吃品零售额478亿元,增长22.4%;穿品零售额177.1亿元,增长12.2%;用品零售额301.2亿元,增长10.9%;烧品零售额27亿元,增长39.2%。

居民消费: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汽车类增长25.9%,家用电器及音响类增长2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8%,金银珠宝类增长54.1%,化妆品类增长25.6%,服装类增长33.3%,鞋帽类增长36.7%。

商贸设施建设:新建百安居中山店、金州安盛购物广场、开发区中天大厦等超万平方米大型商业设施15个,升级改造长春路、中山路等8条商业街,开工建设老虎滩渔人码头特色商业街。继续实施“千村百镇”市场工程,新建改建配送中心3个、连锁农资店1001个。

七、对外经济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80家,注册外资金额59.5亿美元;其中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40个,注册外资41.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二产业16.5亿美元,第三产业14.8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2.3%和46.8%。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2个;新批先进制造业项目、高科技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共446家,注册外资44.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8亿美元,分别占全年新批总数的65.5%、74.2%和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