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2 大连市统计局

期货:期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合约成交量3.7亿手,比上年增长54.2%,交易量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成交额11.9万亿元,增长128.6%。其中,豆粕合约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3亿手和3.9万亿元,成交量居国内期货市场各品种首位。大连商品交易所新上市聚乙烯和棕榈油2个交易品种,实现由单一农产品期货向综合性期货市场转型。期货交易量、交易额分别占全国期货交易的51%和29.1%。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期货经纪公司6家,异地期货经纪公司大连营业部55家。

证券: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傅氏国际升板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绿诺科技成功在海外上市,华锐铸钢获准国内上市,另有3家公司增发A股,合计融资60亿元。全市共有28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20家,境外8家。境内有A股公司17家,B股公司2家,发行A、B两种股票公司1家。大通证券破产重整工作圆满完成,实现重组。截至年末,全市拥有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38家,证券服务部2家。

十、科技和质量技术监督

高新技术: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800亿元,增长36.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45亿元,增长36.1%。“多轴联动高速龙门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开发”和“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工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连数控技术研究院。九久光电公司建设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园,LED照明光源及灯具系列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禽流感病毒H5N1血清亚型特异性转移因子疫苗免疫增效剂”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等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技成果: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2%。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20项,其中国家级169项、省级134项、市级317项。有6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59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年新增孵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000余家;天河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双D港创业孵化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民创、三科等二次孵化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按国际标准完成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规划设计,创新大厦主体工程封顶,大连化物所干气乙苯催化剂、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城等重大项目相继进驻。成功举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论坛。

知识产权:全年专利申请8730件,比上年增长22.9%;专利授权2957件,比上年增长39.6%。大连市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称号。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大连化物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第一批企业专利工作交换站。

国际科技合作:成立由我市高校、企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联合的大连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与英国牛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的高品位生物制品引进基地;雪龙集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开展生物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质量技术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年内对32类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综合合格率为86.8%。对3860个批次的产品开展定期检验,合格率为93.4%。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案件382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415.7万元;端掉制假窝点90个。

全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50项,累计采标3006项,居省内各市首位。制定并发布地方农业标准技术规范6项。颁发代码证书4.1万套。计量器具受检10.5万台(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查,全年定期检验锅炉1676台次、压力容器3399台次、起重机械3116台、电梯8400台等。

加大名牌产品开发与保护力度。截至年末,本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达到20个,其中新增9个;辽宁省名牌产品数量127个,其中新增51个。国家免检产品数量22个,其中新增7个。大连棒棰岛海参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教  育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1所(另有民办二级学院8所),中等职业学校113所,普通高中80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72所,幼儿园1480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111.9万人。

基础教育:全市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9.8%,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7%,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9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5%。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53.9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4万人。完善了城市困难家庭、农民工子女就学制度和扶困助学体系,农村26.9万名中小学生和城区1万多名贫困学生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全市中小学共接收农民工子女9.3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0.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8万人,职业中专 (职业高中)3.8万人,技工学校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3万余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3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3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24所。4万余名中职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

普通高等教育:在连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含高职)在校生22万人,其中市属高等院校普通本、专科(含高职)2.5万人,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及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5.9万人。在连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硕士研究生2.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博士毕业生649人,硕士毕业生5370人,本科毕业生2.9万人,专科毕业生1.3万人。市属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高职高专“211工程”。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6.2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7万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院4.5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6.8万科次,3992人年内获得本、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860个,结业人数21.4万人,在学人数22.3万人。

中小学教师: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1.3%;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2.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9%。

办学设施:城区全部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达到省定“双高普九”标准。北三市建设了148所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全面启动农村乡镇公办幼儿园危房改造工程,涉农县市区的22所公办幼儿园被列入改造范围。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新增校舍面积2.8万、7.1万和2.3万平方米;普通高校当年新增校舍面积32.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到31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