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02 大连市统计局

十二、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市直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艺术馆12个,农村文化站72个,公共博物馆 7个。

艺术表演:市直专业剧团完成国内外演出900余场。圆满完成“首届新领军者年会—从达沃斯到大连”文艺晚会演出和“日本周”文化活动、“送戏到乡村”百场系列演出以及“每周有演出”等活动。话剧《春月》获得省第七届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和10个单项奖,杂技《大连女孩--车技》等5个节目获得第24届金色罗马国际马戏节金奖等6个奖项。

社会文化活动:继续组织了“打造文化大连”系列活动,征集市民撰写的“文化活动创意方案”170件,创建“特色文艺活动基地”15个;继续实施电影放映“2131”工程,组织46支放映队,为农民演出1.2万余场,观众达到200余万人次;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少儿舞蹈《送海灯》获得文化部单项最高奖“群星奖表演奖”。

新闻出版(版权)管理:年末全市共有报纸7种,期刊55种,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举办了第六届大连图书博览会暨首届大连读书节;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销售图书4万余册,捐赠图书2200余册;推进了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开展了“反盗版百日行动回头看”、“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等系列活动,共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近6万家次,查处违法经营案件570起,依法处理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网吧200多家,收缴各类违法音像制品和出版物100余万盘(册)。

文博工作:完成汉墓博物馆筹建前期工作,修复出土文物2000件;新发现汉墓4座;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金七公路三十里堡马圈子段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汉代房屋遗址12处、汉墓8座;现代博物馆陈列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旅顺博物馆迎来建馆90年华诞;大连文物系统博物馆、展览馆全年举办展览30个,接待观众53万人次。

十三、卫  生

截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361个(含诊所及卫生所1850个),其中医院115个,乡镇卫生院108个。编制床位数27259张,实有床位数26443张,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4.36张;卫生工作人员4.2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38人。人均期望寿命79.86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1.77/10万,婴儿死亡率为4.92‰。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1.41%和92.70%。

预防保健:市内四区建立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城市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9.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成果得到巩固。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8195座;完成农村饮水工程61项,保证了13万农民的饮水安全。全市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大连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核,保持了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医学科研:全市组织申报科研课题231项,其中8项列入市级科研计划。组织科研课题成果鉴定43项。组织申报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项目364项,其中204项准入应用于临床。

卫生设施建设:投资2.85亿元、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的新传染病医院和市结核病医院项目基本完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年末,全市共有211.5万农民参加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7%,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

十四、体  育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及体育竞赛活动300余次,参加活动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实施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体育进机关、企业、社区工程”。新增31个社区全民健身休闲广场,配置各类健身器材5600件;新增农民健身场地83个;新增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名。成功举办4000人参加表演的百城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20余万人参加的第五届国际徒步大会活动,34个国家、22个省市区、7516名运动员参加的国际马拉松比赛活动等。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2项国际比赛和11项国内各级各类比赛。至年末,大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15枚、银牌17枚、铜牌12枚。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空气中四项污染物均值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API)Ⅱ级以上(良好)天数338天,其中Ⅰ级(优)天数81天。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市区南部沿海、大窑湾、小窑湾、营城子湾水质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保持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城市交通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建设项目管理:全年审批建设项目5722个,总投资284.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7.9亿元,占总投资2.8%;验收竣工项目2862个。

环境污染防治:关闭并拆除36家水泥企业的58座立窑和7座旋窑,年削减二氧化硫6696吨、粉尘15815吨。对12家单位的重点脱硫项目下达限期治理。老虎滩等3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年削减COD7282吨。发放排污许可证1220家。对27家重点企业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48套。全面推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专项行动”,重点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整治等5项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运输车辆GPS安装,实现在线监控。完成危险废物转移1.1万次、9.1万吨。机动车尾气年检车辆12万余台,路检车辆近3万台。受理环境信访6992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友好广场、星海湾等9个区域拆炉并网工程,拆除锅炉186台、烟囱146根,完成并网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减少燃煤3.4万吨,削减烟尘417.8吨、二氧化硫389.7吨、氮氧化物325.6吨。关闭33座粘土矿,减少燃煤2.97万吨,削减烟尘1588.8吨、二氧化硫993吨。

自然生态保护:对全市62家影响水源安全的企业下达关闭或限期治理任务。开工建设皮口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等5项农村环保示范工程。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命名为“全国环境科普教育基地”。

城市园林绿化:完成城市植树26.4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5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