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三、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浑南新区创业创新体系建设。 成功举办以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进一步提高了沈阳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本届“制博会”共设展位1853个,其中特装展位918个,比上届多233个。234个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展,其中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韩国大宇等世界500强企业23家;参展的国内企业达到498个。展会期间的专业观众超过7万人次。共实现国内交易126项,交易总额31.58亿元;外贸出口37项,合同总额5.16亿美元;合资合作项目签约230项,投资总额40.81亿美元,其中外资额32.31亿美元。 成功承办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和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邀请142名院士精英、80位民营企业家相聚沈城,共商沈阳振兴大计。科协年会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为主题,开展科技论坛、国际学术交流、百名专家作百场报告等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开展重大技术攻关23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聘请124名院士为市政府科技顾问,建立10个院士工作站。通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和实践,“沈阳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到2003年末,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浑南新区创业中心、海外学子园在孵企业256家,在孵高科技项目350个;863软件园、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园等6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560家。市及市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24个。全年共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237项。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水平86项,其中国际领先13项,国际先进73项;达到国内水平151项,其中国内领先115项,国内先进36项。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有182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技术交易规模扩大,技术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局面。2003年,全市新增技术贸易交易机构406个。各类技贸机构全年技术贸易成交额30.4亿元,增长20%。全年专利申请5696件,专利授权2017件。 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成效显著。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基础教育水平提高。 积极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全面提高,浑南大学城首批2所院校进驻。到200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7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7所;招收本、专科学生7.4万人,比上年增长10.0%;在校生23.0万人,增长13.8%;本、专科毕业生4.3万人,增长30.3%。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招收研究生6890人,增长35.7%;在校研究生16729人,增长32.5%;毕业研究生2646人,增长38.8%。 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基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2003年,我市对22所薄弱初中重新配备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校长、教师的交流机制正在形成;对小学升入民办公助初中采取了电脑派位等改革措施,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年末,全市有小学校1247所,在校生43.2万人,比上年下降4.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99.9%。中等教育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有中等学校401所。其中,普通中学362所,在校生38.9万人,增长1.0%;中等专业学校40所,在校生6.4万人,增长3%;职业中学89所,在校生5.7万人,增长3%;技工学校31所,在校生1.3万人,增长21.0%。全市初中升学率99%,高中阶段升学率79%。 文化 文艺创作精品叠出,艺术事业绚丽多姿。成功举办第五届沈阳艺术节,推出大型舞剧《天祭》、现代京剧《法官妈妈》、评剧《闹牛记》、话剧《大漠可以作证》、大型杂技晚会《龙幻》等10台优秀剧(节)目,集中展示了我市近年来艺术创作成果和演出水平,受到省市领导和来自全国艺术界专家及广大观众的充分肯定。沈阳杂技团《空中皮条》节目在法国第十一届玛希国际马戏节上夺得唯一金奖??第一水晶马戏棚奖;评剧院小演员在“第七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大赛中获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发展。全年开展特色广场文化活动2000余场;全市组织开展了首届新春庙会、“春满家园”百姓风采展示大赛、全民读书系列活动等6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达800多万人次;在文化下乡活动中为农民送戏100多场、送电影387场、送图书1.5万册。 圆满完成“一宫两陵”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迎检工作。市委、市政府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沈阳故宫、福陵、昭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决策。2003年对“一宫两陵”实施了建国以来最全面、最大规模的内部修缮和外部环境清理工程,恢复历史遗产原始风貌,其中沈阳故宫维修整治项目40项,福陵36项,昭陵32项。组织专业考古人员对两陵建筑遗址进行发掘,丰富两陵的历史内涵,圆满完成申报迎检工作。 2003年末,全市有市级群众艺术馆2个,博物馆4个,公共图书馆2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市级广播电台1 座,市级电视台1 座,沈阳电视台已开播5 套电视节目。 卫生 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居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取得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公共防疫、重大疾病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初步形成。2003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684个(不含门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及村级卫生组织)。其中,医院211个,卫生院120个,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6个,卫生监督所6个。年末实有病床3.4万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6万人,执业助理医师2083人,注册护士1.6万人。 体育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2003年全市体育人口320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达到44.4%。大、中、小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7.29%,优秀率为31.47%。全民健身活动场所266个,在128个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发售体育彩票1.98亿元,公益性投入508万元。 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到2003年末,有专业试训、在训运动员198人,教练员110人。在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取得21金、18银、19铜和团体第3名的好成绩。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3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7.6 万人,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3.6亿元,年末有17.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155.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29.8万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为64.6万离退休人员支付了养老金,企业离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全年共有8.2万户、17.3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累计发放保障金1.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