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据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全年全市乡镇企业增加值160.86亿元,比上年增长41.9%,乡镇企业上缴税金11.29亿元,增长6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速继续加快。全年全市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5.5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增速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31.6%,增速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4.3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拉动经济增长8.7个百分点。 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全面增长。一是外商和港澳台企业、股份合作企业领先高速增长。全年外商和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58.5%;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56.6%。二是拉动力主要来自于股份制企业和以私营经济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全年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19亿元,比上年净增26.81亿元,增长36.1%。以私营经济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59亿元,比上年净增11.94亿元,增长30.1%,两类型企业共新增工业增加值38.75亿元,占到全市新增额的77.3%。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14亿元,增长2.5%;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5%。全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7.1亿元,增长26.3%。 中央、省属企业稳定增长,村及村以下企业增势迅猛。全年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1%;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村及村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7.16亿元,增长54.7%;乡办工业增长7.8%;市属工业持平;县属工业下降3.1%。 煤、焦、铁、电力四大支柱行业生产增势强劲。炼焦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66.4%;以生铁、钢及钢材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4.4亿元,同比增长36.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0.7%;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3.3%。四大行业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75.2%提高到83.6%。 原材料、能源等重工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全市统计的68种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能源产品中,原煤增长7.7%,洗精煤增长7.6%,焦炭增长51%(其中,机焦增长58.9%),发电量增长17.5%,供电量增长13%;原材料重化工产品中,铁矿石增长16.6%,生铁增长24.8%,钢增长1倍,钢材增长1.2倍,硫酸增长35.1%,染料增长7.6%,水泥增长4.7%,锌锭增长23.5%,铸铁管增长17.8%,通讯电缆增长45.4%;主要轻工产品中,机制纸板增长52.1%,饮料酒增长9.3%,纱下降31.6%,布下降19.4%,机制纸下降16.8%,塑料制品下降21.2%。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实现利润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增长。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8.84亿元,增长69.2%;实现利税43.12亿元,增长1.1倍;实现利润16.73亿元,增长近两倍。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5.61亿元,增长57.7%,实现利税20.4亿元,增长93.2%,实现利润9.42亿元,增长1.95倍。 建筑业平稳发展。2003年,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4亿元,比上年增长6%;实现利税1.85亿元,增长2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7.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200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黑色金属冶炼、炼焦业升级改造和交通、邮电、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的推动下,投资总量强劲扩张,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5亿元,比上年增加42.9亿元,增长65.4%,增速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4.76亿元,增长1.04倍,占投资总额的68.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1.88亿元,增长16.7%。 非国有投资和县属及以下单位投资是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全市非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完成50亿元,较上年增加30.5亿元,占全部增量投资的71.1%,增长1.6倍,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9.7%上升到46.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6.5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58.5亿元,增长26.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70.3%下降为53.9%。分级看,县属及以下单位投资是全市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全年中央单位完成投资7.67亿元,比上年增长38.4%;省属单位完成投资12.1亿元,增长67%;市属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88.8亿元,增长68.1%,其中,县属及以下单位完成投资65.9亿元,增长1.04倍,净增33.66亿元,占全市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9.2%提高到60.7%,已占据主导地位。 其他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2003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7.17亿元,同比增长35.8%,在上年大幅增长54.7%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97亿元,增长50%;其他投资完成29.19亿元,增长1.56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2亿元,在上年增长1.3倍的基础上,增幅仍达到74.3%。 工业投资成倍增长,黑色金属冶炼、炼焦业居主导。2003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74.5亿元,较上年增加38亿元,增长1倍,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8.7%,较上年的55.7%提高了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30.6亿元,增长1.3倍;炼焦业投资22.9亿元,增长3倍,以上两大行业完成投资53.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9.3%,两大行业净增投资34.2亿元,占全部增量投资的79.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2.2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城镇扩张战略成效显著。2003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投资总额的29.2%,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4.1亿元,增长1.7倍;邮电业完成投资4.2亿元,增长1.1倍;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1亿元,增长24.8%;水利业完成投资1.97亿元,增长11.9%。 骨干项目进展顺利,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全市年度完成投资超5000万元的项目单位达到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完成投资59.9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5.2%,增长1.4倍,净增投资34.7亿元,占全部投资增加额的80.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2.9个百分点,是当年全市投资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其中,翼城宏阳百万吨轧钢工程完成9.4亿元,曲沃宇晋百万吨轧钢项目完成5.99亿元,临汾供电分公司的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万千瓦发电工程、山西三维集团1.5万吨TTMEG工程完成投资超过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