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1-01 晋城市统计局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5.43万人,比上年增加2742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4.22万人,增加610人;企业单位11.21万人,增加2132人。全年支付的养老保险基金22639万元,比上年增长22.08%,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发放6269万元,增长24.29%;企业单位发放16370万元,增长21.26%。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9万人,当年收缴的失业保险基金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5%;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3504人,支付的失业保险基金401万元;全年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1.6万人,工伤基金征缴209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63万人,生育基金征缴270万元。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55万人,比上年增长16.23%。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参保人数6.53万人,增长22.5%;企业12.02万人,增长13.08%。全市实施统帐结合的在职职工15.5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68%;实施统帐结合的退休人员2.9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9.07%。全年全市共有3.09万城镇居民和4.3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0个,床位1140张,收养人数638人;2005年享受定期怃恤人数2557人,比上年减少280人;享受定期补助人数7615人,比上年增加659人。伤残人数4082人,比上年减少65人。优待优优抚对象户数3679户,优待总金额442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企业57个,比上年增加3个,其中:集体福利企业50个,民办社会福利企业7个,共安置811个残疾人就业。本年我市接受社会捐赠247.7万元,捐赠衣被6万件,受益人数5.42万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2005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我市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积极实施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开展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废水排放量2893.38万吨,比上年增长4.71%,排放废水达标率为97.68%;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790亿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9.06%,二氧化硫排放量9.6万吨,排放达标率为99.15%;烟尘排放量6.78万吨,比上年增长44.77%,排放达标率为97.88%;工业粉尘排放量7.49万吨,比上年增长0.67%,排放达标率94.7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21.74%,比上年下降6.83个百分点。环境噪声达标面积达24.5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8.3平方公里;城市烟尘控制区面积29.4平方公里。集中供热375平方米,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55.62千公顷;年末全市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生态示范区面积达440.7千公顷。全市燃气普及率35.35%,污水处理率10.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8.11%,建成区绿地率达25.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7平方米。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除特别注明按可比价计算为,其余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3、本公报所列增长、增加、上升、提高、下降、降低、减少等(除特别标明外)均系相对于2004年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