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苏州市昆山市统计局

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全市共有幼儿园55所,在园幼儿24739人,专任教师929人;小学45所,在校学生45595人,专任教师2411人;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34651人,专任教师2747人;职业中学4所,在校学生8545人,专任教师588人;流动人口子女学校9所,在校学生18999人,专任教师693人;地方高等教育项目7个,在校学生22454人,专任教师1180人。全市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9.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均继续保持100%,残疾、贫困儿童入学率均达99.7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39%,15-17周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7.8%;18-22周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1%。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11.01年,新增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14.56年。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学校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教育经费总投入达17.79亿元,竣工学校建设项目13个,完成建筑面积20.21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09亿元。

文化

文化事业取得新进步。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进展顺利,文明进社区、进外企、进民企、进农村活动蓬勃开展,农村、社区、企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年内成功组织举办“首届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第四届昆山国际啤酒节”、“倾国倾城”文艺晚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全年城乡放映流动电影3070场,观众人数超过90万人次;举办文艺演出800多场。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已达30.01万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普查文物303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20处,文物维修投入专项经费和配套资金390万元,《昆山文化遗产》和《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美食卷》正式出版。继周庄镇、千灯镇后,2008年锦溪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卫生

卫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1所,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45 人,比上年末增加705人,其中高级职称(主任、副主任级)290人,中级职称(主治级)1051人;医院、卫生院实际开放病床位数4042 张,比上年末增加83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3.18人,拥有护士数2.79人,拥有病床位数5.86张。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52岁,其中男性77.61岁,女性83.49岁。本市孕产妇没有发生一起死亡病例,婴儿死亡率4.43‰。

体育

体育工作全面提升。群众体育活动有效推进,发起了“万人徒步看昆山巨变”活动,开展了第二届万人徒步大会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4万名新老昆山人参了本次活动。昆山市被全国老年体协授予“全国健身球之乡”。全市新增健身路径点85个,维修体育器材近400件。“全民健身百事通”热线的推出,为体育服务大众提供了平台。业余训练不断提高,全年共向上输送运动人才28名,其中向省专业队输送3名运动员,向解放军队输送1名,向省体校输送3名。昆山籍女子短跑运动员蒋兰成功入选中国奥运军团,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4×100比赛。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之最,全年销售额达到1.36亿,比上年增长55%,总额居全省第二,苏州第一。成功举办匹克杯中澳足球对抗赛、中美男篮俱乐部对抗赛、沃尔沃高尔夫中国公开赛、中韩高尔夫精英对抗赛、中国之队国际足球对抗赛、全国健身锦标赛、乓超俱乐部(江苏对四川)比赛等7项国际国内赛事。

四、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03亿元,比上年增15.3%。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191.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17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从行业投向看,基础设施投资46.92亿元(不含房地产),比上年增长39.2%;六大高能耗行业投资21.97亿元,比上年下降8.4%;房地产开发投资1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3%。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79.37亿元,增长9.6%;民间投资87.37亿元,增长5.3%。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扎实推进污染减排,积极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科技减排。认真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水、大气、噪声等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达到小康社会要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1.43。切实加强固废监管,着手建立全市固废管理数据库,建立全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部分重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全年新培植循环经济典型企业15家,清洁生产审核56家,公布298家企业环境行为评级信息。生存环境优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43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5.03%,全市森林覆盖率23.3%。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三级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16起,死亡105人,受伤438人,直接经济损失556.5万元,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2%,死亡人数下降28%,直接经济损失下降4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人。

集约用地和资源节约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提高节能环保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源消耗水平下降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0.061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5.5%。

供地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外资工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提高到59万美元,内资工业项目提高到430万元。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在各区(镇)全面开展,全市共盘活存量土地4867亩。

城乡建设

城乡布局日益完善。举办城市发展远景与策略研讨会,完成西部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通过论证。重点、实事工程加快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实施老城区居住小区整治改造,涉及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环城滨江景观带二期、市民文化广场二期工程稳步推进,完成人民南路、南北后街等立面改造、樾阁路、震川路等道路改造。新建、改建一批停车场,全年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1261个。职一中、教师进修学校完成易地新建,通关点大楼、国检大楼、市一院广仁分院竣工,火车站南扩工程、汽车客运北站、康居小区三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供电负荷较快增长。地区最高供电负荷22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63%,全社会用电量131.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9.33亿千瓦时,增长20.8%。共投入电网建设和改造资金6.25亿元,新(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个,新增主变容量50.3万千伏安。供电形势总体平稳,实现安全无事故运行记录2985天。至2008年末,昆山电网已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51座,主变容量597.1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37条,输电线路1362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588条,配电线路411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