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昆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国内贸易业 商业企业以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商业业态为抓手,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市场销售。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贸易业零售额为 133.46 亿元、餐饮业零售额为26.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0%和18.6%。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汽车、通信类产品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进一步扩大。 市场物价 市场通胀压力加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0%。与上年相比,食品类上升最快,达13.3%,其余依次为居住类、衣着类、烟酒类和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分别比上年上升4.2%、2.2%、1.8%和1.0%;文化教育娱乐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分别下降2.8%、1.5%和0.2%。 金融保险业 金融保险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本外币)1069.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0%;贷款余额(本外币)752.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225.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6%;全年银行现金收入 1708.54亿元、现金支出1826.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和22.7%,净投放现金1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保险业收入大幅增加。全年保费收入9.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5亿元,增长23.4%;人身险保费收入4.37亿元,下降0.5%。赔款支出5.22亿元,比上年增长56.2%。财产险承保金额达304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证券交易活跃。全年证券交易额达798.92亿元,是上年的5.4倍,年内证券开户数24560户,年末总户数51502户。 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投资出现理性下降,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456.5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13. 1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2.8%和12.2%。商品房销售增速较快,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12.22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43.6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45.4%和47.1%。商品房销售额达218.17亿元,增长61.6%。 旅游业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市旅游业以产品开发、资源整合、形象推广、环境提升为重点,有力地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旅游项目建设投入资金19.96亿元,竣工项目6个;投资4800万元的大型水乡原生态实景演出“四季周庄”在9月正式开演;千灯古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编印出版《昆山特色线路手册》,并正式开通昆山一日游和旅游专线车;昆山星期九休闲生态农庄、周庄富贵欢乐世界2家单位创建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新增星级饭店5家,其中瑞士大酒店成为昆山首家五星级饭店。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实现旅游收入76.6亿元,增长18.4%。 质量技术监督 质监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全市共有42家企业通过IS9000质量体系认证,累计达到474家。国家、省、市三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4.89%。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市食品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名牌战略稳步推进。年内新增中国名牌3个,全市累计拥有11个中国名牌,32个江苏名牌,86个苏州名牌;16家企业17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标准化工作得到深化。起草并颁布了《昆山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全市标准覆盖率为98%以上,帮助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2项,历年累计321项。计量工作得到加强。全市8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确保到位。全年出动检查人员313人次,检查单位612家,消除隐患164起,确保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打假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697人次,检查场所3480家,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10件,案值3120万元,取缔制假窝点8个,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改革开放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市行政审批中心加大项目清理力度,规范行政行为,取消和调整了20个部门的82个项目,占进驻事项的18%。创新审批方式,实现审批提速。交通、环保、财政等11个部门的17个项目进行网上审批,网上审批办件量达总量的25%以上;全年审批提速项目达到了19个部门59个事项,总承诺时间由原来的912个工作日缩短为430个工作日,缩短了53%。完善“企业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推进“一表制”办证,工商、质监、税务窗口间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年内启动推进企业上市基础性工作。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取得优异成绩。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34.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0%,其中:出口总额323.17亿美元,增长32.6%;进口总额211.18亿美元,增长1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7.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4.3%。对各大市场出口全面增长。对欧洲出口118.37亿美元,增长41.2%;亚洲出口93.86亿美元,增长28.0%;北美洲出口93.85亿美元,增长25.1%。美国、台湾和日本是昆山前三位贸易国家和地区。 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招商引资主攻“基地招商、科技招商、服务业招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全市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52项,合同利用外资29.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实际利用外资14.38亿美元,增长22.7%。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54项,合同利用外资金额 25.87亿美元,其中2900万美元以上项目53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世界500强已在昆山投资了55个项目。投产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市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9.6%,利税和利润增幅均超过了40%;全年涉外税收入库95.98亿元,比上年增长35.9%。 外经合作 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493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2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40%;派出劳务人员472人。 “富民强村”和个私经济 “富民强村”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新批组建投资性富民合作社2家,入社农户140户,投资总额295万元,100%由农户出资;新批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22家,入社农户150491户;新批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入社农户7370户,累计参与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户61647户,占总户数的55.8%。农村劳动力初级技能率、就业率和家庭物业率分别达到94.8%、94.8%、76.7%。全市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高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新增私营企业4131家,注册资金106.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4%;新增个体工商户9174户,注册资金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年末私营企业达21038家,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418.3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份额继续提高,全年个体私营经济入库税金49.51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8.7%,比上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 |